直接染料的拼色实验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

直接染料的拼色实验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

ID:12864412

大小:12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9

直接染料的拼色实验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_第1页
直接染料的拼色实验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_第2页
直接染料的拼色实验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_第3页
直接染料的拼色实验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_第4页
直接染料的拼色实验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接染料的拼色实验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关键字11.前言22.理论部分32.1棉织物的拼色实验32.1.1直接染料的定义和分类32.1.2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32.1.3直接染料染棉原理42.1.4拼色实验介绍52.2.羊毛的仿色实验52.2.1羊毛纤维的结构52.2.2毛织物染色原理62.2.3仿色实验介绍62.2.4仿色的目的63.实验部分73.1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73.2实验流程73.2.1拼色实验73.2.2仿色实验104.结果与讨论114.1拼色实验114.1.1拼色实验结果见三角色卡114.1.2拼色实验结论114.1.3实验注意事项114.2仿色实验124.2.1仿色实验标样和染色样品

2、124.2.2实验结果分析134.2.3实验注意事项135.总结14参考文献14摘要为了掌握拼色的原理,熟悉拼色、仿色的过程,我们进行了拼色及仿色实验。本文采用直接染料在中性浴的条件下染棉织物,使用三原色红,黄,蓝不同的比例配方对棉织物染色,其中有两拼色和三拼色两大类,用三角形的形式制作成色板,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通过根据染料确定织物的染色工艺曲线和配方。其次是计算染料和织物的对应关系,算出每个色块的染料浓度和助剂添加量,确定处方。 接下来是确定染色的顺序,依次以递增的顺序做成三角形图状,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红,黄,蓝,三条边为两拼色,中间的为三拼色,进行实验,实

3、验的顺序依次为红到黄拼色,黄到蓝拼色,蓝到红拼色和红黄蓝三拼色。 最后严格控制染色工艺,准确量取实验所需各助剂用量和时间,做出色板。 例外按照给定的羊毛毛线标样,进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通过仿色练习颜色的配比,掌握一定的三原色配比规律,不仅使我们熟悉染色工艺流程,而且使我们对色光的认识更加逼真,因此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为今后的工作及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字: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拼色,仿色,羊毛织物141.前言 随着人们日益注重穿着健康和崇尚自然,棉、毛织物等作为重要的纺织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产量很大。毛织物染色时用的最多的染料是活性染[1],活性染料色

4、泽鲜艳、色谱较全、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但固色率低,需要进行固色处理。棉织物染色常用染料为直接染料[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染料价格低、染色工艺简单,但其日晒牢度差,耐洗、耐磨擦牢度差,耐汗渍牢度偏差。 在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过程中,通常需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拼混染色,来获得一定的色泽,该过程称之为拼色或配色[3]。在进行大生产以前,工厂一般通过打小样来获得配方的生产处方。打样的正确否对保证染色产品的色泽是否符合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染料的三原色是黄,青,品红三种颜色的染料,用这三种颜色混拼可以得到范围很广的各种颜色。染料拼色时,由两个原色拼色得来得是

5、二次色,当二次色在次拼色时就得到三拼色。 拼色过程比较复杂,为使配色获得预期的效果,做到快速准确,经济,应该遵循下列四个原则。第一,“相近原则”,指拼色染料的染色性能(包括亲和力,上染速率,上染温度,匀染性,染色牢度等)应该尽量接近。拼色时尽量选择同一类型的染料。各种染料中的三原色往往是经过刷选的应用性优良,配伍性能较好的染料,所以拼色时应该优先考虑选用。第二,“少量”原则,指拼色时尤其是拼线颜色,染料只数应该尽量少,一般不宜超过三只,这样便于色光的调整和控制,同时对拼色染料的组分(指混合染料)应了解,尽量选用原组分中染料补充或者调整色光。第三“微调”原则,色光调整是

6、以“余色”为理论依据的。所以利用余色原理来调整色光只能是微量的,如果用量稍多,色泽变暗,影响鲜艳度,严重时还会影响色相。第四,“就近选择”与“一补二全”原则,指拼色时无论是主色还试辅助颜色都应该选择和目标最接近的染料。同时应尽量选用一只染料获得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效果。 本次实验首先通过直接染料染棉[4]来制作三角形色卡,在实验中了解颜色之间在色光上的差异;然后分析样品的颜色,通过比色卡确定样品的颜色,最后通过酸性性染料染羊毛的方式进行给定羊毛毛线标样的仿色实验。2.理论部分 142.1棉织物的拼色实验 2.1.1 直接性染料的定义和分类 染料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等能生

7、成氢键的基团,具有较好的同平面性和线性状态,对纤维素纤维有较高的亲和力,不需要借助其他化学药剂的作用就能够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染料称为直接性染料。 (1)直接染料按颜色性能可分为三类: 甲类:直接性低、匀染性好,它的上染百分率往往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直接冻黄,直接嫩黄5G。 乙类:直接性较大,匀染性较差,中性电解质对它们有明显的促染效果。如直接湖蓝5B,直接黄GR。 丙类:直接性大,匀染性很差,中性电解质对它的促染效果不明显,其上染百分率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如直接耐酸大红4BS,直接枣红GR,直接绿B。 (2)直接染料的结构和性质: 直接染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