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基础教学辅导(八)

动物生理基础教学辅导(八)

ID:1286101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动物生理基础教学辅导(八)_第1页
动物生理基础教学辅导(八)_第2页
动物生理基础教学辅导(八)_第3页
动物生理基础教学辅导(八)_第4页
动物生理基础教学辅导(八)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基础教学辅导(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动物生理基础教学辅导(八)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理工部杜芬2008年11月25日第八章 神经生理  一、本章主要内容  1、神经系统是机体主要的机能调节系统,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当它受到适宜刺激时能产生兴奋,并能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2、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没有原生质的联系,神经元之间互相接触,形成突触。通过突触,神经冲动才能从一个神经元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突触传递有化学递质的参与,因而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  3、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必须以神经递质为中介,才能完成信息的传递。神经递质根据其产生的

2、部位可分为中枢神经递质和外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必须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4、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地参与下,对刺激所发生的全部规律性反应。反射是在反射弧内进行。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数量不多,有固定的反射弧。条件反射是动物出生后,经过后天训练、适应环境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可建立,也可消退。条件反射的建立,极大的扩大了机体的反射活动范围,增加了动物活动的预见性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5、感受器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后,可以转化为神经冲动,并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各级中枢。  6、任何的

3、躯体运动,都是由许多骨骼肌的协调和配合收缩来完成的,也都是在神经系统各级中枢(脊髓、脑干、小脑、大脑皮质)的调节下才能完成。  7、一般内脏活动的调节都是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其作用是颉抗的。  二、学习目标  ▼了解突触传递的特征、神经递质与受体、反射活动、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的主要机能。  ▼掌握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机制、条件反射的建立、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过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重点掌握突触和反射的概念、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三、本章

4、重点内容  一、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组成,神经细胞能够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营养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构成的,神经纤维具有高度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完整性 兴奋能够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但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完整的。  2.绝缘性 一条神经干内有无数神经纤维,但每条纤维传导兴奋时基本上互不干扰,即一条神经纤维与另一条神经纤维之

5、间彼此绝缘,不能直接互相传导。  3.双向性 当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时,冲动就从受到刺激的部位开始,沿着纤维向两端传播,一直到达末梢。这是因为局部电流可在刺激点的两端发生,并继续传向远端。  4.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长时间地传导冲动而不易发生疲劳。  5.不衰减性 冲动在同一条纤维内传导时,不论传导的距离多长,冲动的强度、频率和传导速度都自始至终保持相对恒定。  (二)突触生理  1.突触: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兴奋传递就是依靠突触传递而完成的。  按照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可将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机体内大多数

6、突触传递是化学突触,通过突触前神经元的末梢分泌传递物质,使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变化,产生突触后电位。电突触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紧贴在一起形成缝隙连接,电流经过缝隙连接从一个细胞很容易流到另一个细胞。  按照突触的功能,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三)突触的传递机制  突触的微细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个部分组成。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机理  1、兴奋性突触传递  在兴奋性突触中,当神经冲动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前末梢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释放出兴奋性递质。递质通过扩散作用穿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提高后膜对Na+和

7、K+的通透性,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从而导致局部膜的去极化。  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这是一种发生在突触后膜局部的电位。  2、抑制性突触的传递  神经冲动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前末梢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释放出抑制性递质。递质通过扩散作用穿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使后膜上的C1-内流,从而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有人认为,后膜电位的变化也与K+通透性和K+外流增加,以及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