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

实验十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

ID:12848611

大小:33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9

实验十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_第1页
实验十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_第2页
实验十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_第3页
实验十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_第4页
实验十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十 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实验项目:实验十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学生姓名:马晓娇学号:20131050137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2013级天文菁英班专业成绩指导老师:何俊试验时间:2015年10月16日12时00分至2时00分实验地点:物理科学技术学院实验类型:教学(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学生科研□课外开放□测试□其它□10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构成气体分子的原子将发生分裂,形成为独立的原子,如氮分子()会分裂成两个氮原子(N),这种过程被称为气体分子的离解.如果再就能一步升高

2、温度,原子中的电子就会从原子中剥离出来,成为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这个过程称为原子的电离.当这种电离过程频繁发生,使电子和离子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物质的状态也就起了根本变化,它的性质也就变得与气体完全不同.为区别于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状态,我们称物质的这种状态为物质的第四态,又起名等离子体.电离出的自由电子总的负电离与正离子总的正电量相等.等离子体宏观上称电中性.等离子体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呈现出高度激发的不稳定态,其中包括离子/原子/电子和分子.等离子体是宇宙中常见的物质,在太阳/恒星/闪电中都存在等离

3、子体,它占整个宇宙的99%.实验中对等离子体的研究是从放电开始的.朗缪尔和汤克斯首先引入”等离子体”这个名称.近年来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物理空间/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工艺.二、实验目的1.了解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特性;2.用等离子体诊断技术测定等离子体的一些基本参量三、实验原理(一)等离子体及物理特性等离子体定义为包含大量正负带电粒子、而又不出现净空间电荷的电离气体;在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之间的库仑力是长程力,库仑力的作用效果远远超过带电粒子可能发生的局部短程碰撞效果,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运动时,能引起正电荷或负电荷局部集中,产生电

4、场;电荷定向运动引起电流,产生磁场。等离子体有一系列不同于普通气体的特性:(1)高度电离,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比普通气体大几百倍的比热容。(2)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粒子密度几乎相等。(3)宏观上是电中性的。(二)等离子体的主要参量(1)电子温度。它是等离子体的一个主要参量,因为在等离子体中电子碰撞电离是主要的,而电子碰撞电离与电子的能量有直接关系,即与电子温度相关联。(2)带电粒子密度。电子密度为,正离子密度为,在等离子体中。10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3)轴向电场强度。表征为维持等离子体的存在所需的能量。(4)电子平均动能。(5)空间电位分布。(三)稀薄气体产生的辉光放

5、电本实验研究的是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是气体导电的一种形态。当放电管内的压强保持在10~102Pa时,在两电极上加高电压,就能观察到管内有放电现象。辉光分为明暗相间的8个区域,在管内两个电极间的光强、电位和场强分布如图1所示。8个区域的名称为(1)阿斯顿区,(2)阴极辉区,(3)阴极暗区,(4)负辉区,(5)法拉第暗区,(6)正辉区,(7)阳极暗区,(8)阳极辉区。其中正辉区是等离子区。(四)等离子体诊断测试等离子体的方法被称为诊断。等离子体诊断有探针法,霍尔效应法,微波法,光谱法等。本次实验中采用探针法。探针法分单探针法和双探针法。(1)单探针法。探针是封入等离子体中的一个小

6、的金属电极(其形状可以是平板形、圆柱形、球形)。以放电管的阳极或阴极作为参考点,改变探针电位,测出相应的探针电流,得到探针电流与其电位之间的关系,即探针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对此曲线的解释为:图1图2在AB段,探针的负电位很大,电子受负电位的排斥,而速度很慢的正离子被吸向探针,在探针周围形成正离子构成的空间电荷层,它把探针电场屏蔽起来。等离子区中的正离子只能靠热运动穿过鞘层抵达探针,形成探针电流,所以AB段为正离子流,这个电流很小。10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过了B点,随着探针负电位减小,电场对电子的拒斥作用减弱,使一些快速电子能够克服电场拒斥作用,抵达探极,这些电子形

7、成的电流抵消了部分正离子流,使探针电流逐渐下降,所以BC段为正离子流加电子流。到了C点,电子流刚好等于正离子流,互相抵消,使探针电流为零。此时探针电位就是悬浮电位UF。继续减小探极电位绝对值,到达探极电子数比正离子数多得多,探极电流转为正向,并且迅速增大,所以CD段为电子流加离子流,以电子流为主。当探极电位UP和等离子体的空间电位US相等时,正离子鞘消失,全部电子都能到达探极,这对应于曲线上的D点。此后电流达到饱和。如果UP进一步升高,探极周围的气体也被电离,使探极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