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叶嘉莹《南溟》诗品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加皇大华文文学研究毫辑叶嘉莹《南溟》诗品读[加拿大]微言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4摘要:本文结合叶嘉莹跨度数十年的多首相关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以贯之的人生理想与事业追求,对诗人较早期作品《南溟》进行品读,进而感发和体悟诗人蕴藏其中的炽热的民族情怀.关键词:叶嘉莹;《南溟》;品读中图分类号:1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63(2010)4—0039—0
2、3叶嘉莹先生,号迦陵,加拿大UBC(卑诗大学)终身教授.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叶先生出身京华旧家,自幼喜爱古典诗词.大学时得遇古典文学名师顾随先生,钻研诗词之志遂坚.但先生半世漂泊,经历了上世纪中期大陆政局的巨大变化,迁往台湾后又遭遇白色恐怖之严酷迫害,最后更”漂流”海外,旅居加拿大.本以为一生夙愿从此已矣(见下引《鹏飞》诗),但先生”此心”未泯,”心头一焰”长炽,筚路蓝缕,竞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为中华(诗词)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弘扬别创一片天地,对海外特别是加拿大华文文学的创作,发展影响深远,使远离祖(籍)国的海外游子们也能沐浴到华夏文明的熏陶.笔者就是在温哥华才第一次聆听到关于
3、中国古典诗词的专题讲座,也才第一次想到拿起笔来对诗词进行品读.而这首诗恰恰就是叶先生的七律《南溟》.叶先生的《南溟》1964年作于台北,全诗如下:白云家在南溟水,水逝云飞负此心.攀藕人归莲已落,载歌船去梦无寻.难回银汉垂天远,空泣鲛珠向海沉.香篆能消烛易尽,残灰冷泪怨何深.先观首联:白云家在南溟水,水逝云飞负此心.首句点出诗题.”白云”当是诗人自拟,而“南溟”则是”白云”的出身处,是故土,家乡.云是人们最常见的自然景观,然而同为云,白云黑(乌)云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观.白云轻盈,飘逸,可以令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却也容易为狂风所逐而飘浮无依.诗人以白云自况,高洁自许的同时,也
4、为下文的展开预留地步.”南溟”,语出《庄子?逍遥游》,意为天池,可理解为仙境.此句着意刻画出曾经的美好.接着形势陡转,“水逝云飞”,曾经的美好忽然间化为乌有,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使人震撼,产生失望和酸楚.而在诗人看来,这种失望酸楚不只是由于”水逝云飞”,更在于水逝云飞而连带的结果”负此心”也.水逝为背井,云飞为离乡(漂泊),此皆非常人之所愿,必有大变故迫之不得已而为之,故日“负此心”.而此心为何?乃报国之志,故国之思也.再观颔联:攀藕人归莲已落,载歌船去梦无寻.此联似有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影子.欧词:”照影观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5、.”载歌船去”正可看作从”隐隐歌声”句化出.”歌声”引出的是离愁,此”船去”则连梦也无寻,凸显出境遇的颓绝.然而欧词写采莲,此联言”攀藕”,为何不言采莲?因”莲已落”;为何偏言”攀藕”?因藕断丝连,象征对家山故国的耿耿情怀,并未因”水逝云飞”而改易断绝,虽然那最灿烂的时光,最温馨的日子如莲已落,如梦无寻.这就很有些屈原虽被放逐而故国之思绵亘不绝的情怀了(这并非人?39?为的拔高.我第一次听叶先生的课,就发现她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气节情操的爱国学者.这个爱国不是指具体的哪个政府,而是爱那个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华夏民族以及承载着这个民族和这种文化的那片热土——当然更包括这种
6、历史文化本身.我是从她的讲课中感受到她的这种情怀.我记得当时她讲到张炎,特地指出其先祖张俊附和秦桧,陷害岳飞,强调为人要忠奸分明.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或者有水平高低,而传什么道,如何解惑,则反映出”师者”的情怀与境界.现在她以八十高龄,不辞辛劳往来于两岸三地,不遗余力宣传推广中华(诗词)文化,正是她伟大爱国情操的具体表现,而这也是笔者对本诗品读的切入点).而”莲已落”,”梦无寻”,又为下文的”难回银汉”和”空泣鲛珠”张本.下面来看颈联:难回银汉垂天远,空泣鲛珠向海沉.此联向有不同的解读HJ.在我看来,”难回银汉”句应从”银汉垂天”着眼.”银汉垂天”
7、,言其远也.这一是从实际景观上可见:当人站在旷野中,看银河横过天顶,直落天际就可得到”银汉垂天”的印象,所谓”星垂平野阔”——阔,也是远;一是可和下一句”鲛珠向海”对看.”垂天”一词,有当代学者在讨论《庄子?逍遥游》辨释时指出当解为”天边”,被王力先生认为是”确当不易”.而该句”垂天”后接一”远”字,则也自是确当不易的用法:银汉远在天边,自然难回,与对句“空泣鲛珠”合起来就构成”天远海深”的意境.叶先生本人对此句曾有说明谓”难回银汉”喻阻隔.险难飞渡,可为阻隔;远不可及,亦可谓阻隔.这种阻隔非诗人一己之力所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