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84521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垃圾的控制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垃圾的控制探讨 摘要:研究了建筑垃圾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根据建筑垃圾不同的组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找出控制其产生的方法,为我国的可持续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建筑垃圾;施工过程;控制 1建筑垃圾的综述 1.1建筑垃圾的定义 根据《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它废弃物。 1.2引发的环境问题
2、近年来我国城镇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立方米,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按照每新建一万平方米建筑排出垃圾约500~600吨计算,近年我国全年仅施工建设产出和排放的建筑垃圾数量就在0.8~1.2亿吨之间。另外一方面,每生产lm3的混凝土大约需要1700~2000kg的砂石骨料,2004年,我国商品混凝上的产量为2.84亿立方米,由此消耗掉的砂石骨料大约为4.8~5.7亿吨。如此巨大的建筑垃圾产出量和砂石骨料的需求量,必然导致大量的垃圾堆放和开山采石,最终结果会导
3、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侵占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同时这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2建筑垃圾的分类及组成 2.1分类 按照来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建筑垃圾的组织成分很复杂,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成分不一样,但其基本组成主要是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其具体成分如图1所示。 2.2建筑施工垃圾的组成 调查表明,
4、建筑施工垃圾主要由碎砖、混凝土、砂浆、桩头、包装材料等组成,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表1列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中建筑施工垃圾的组成比例和单位建筑面积产生垃圾量。 3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从表1中可见,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垃圾组成比例略有不同,而垃圾数量因施工管理情况不同在各工地差异很大。3 3.1各类建筑垃圾产生的原因 (1)碎砌块的来源。 施工技术人员在砌砖前没有对施工人员没有进行详细的交底,造成施工人员随心所欲的施工,从而产生错误的砌筑方法或造成
5、返工;工人技术达不到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或砌筑不当;采购的砌块质量有问题。 (2)砂浆废料的来源。 砌筑时产生的脚底料或没用完的剩料;装饰装修时产生的脚底料或没用完的剩料;返工时产生的不能用的废料;工人不注意节约造成的砂浆浪费。 (3)混凝土废料的来源。 现场加工混凝土时,混凝土在搅拌、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模板安装不合适造成的跑浆、涨模情况等;工人浇捣操作不当引起的混凝土浪费;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泵管里剩余的混凝土及机械操作误差引起的混凝土浇筑不到位;混凝土浇筑不合格造成的返工及所
6、需混凝土量计算不对造成的过剩。 (4)钢材废料的来源。 工人由于责任心不强,在绑扎钢筋或安装模板时不爱惜材料造成的浪费;技术人员在下料时没能充分利用钢筋的长度;加工钢筋时剩余的钢筋;由于返工造成的钢筋弯曲变形而不能再用的钢材。 (5)桩头废料的来源。 浇筑承台前的破桩头;试桩及不合格桩的拆除;预制桩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桩头破坏产生的废料。 (6)木材废料的来源。 因支设模板所产生的木料垃圾;制作木模板时产生的废料;木材的保护不周引起的腐烂;工人操作不当产生的废料。 (7)包装材料废料的
7、来源。 购买建筑材料时所附带的包装材料没有得到回收处理引起的材料浪费。 (8)屋面材料废料的来源。 施工人员没有预算好所用的量而造成进货过多;施工过程中工人由于自身技术或者环保意识不足引起的浪费。 3.2施工中建筑垃圾的控制的方法 (1)从施工人员角度减少建筑垃圾的方法。 从技术人员角度看:熟悉好图纸、做好对工人的技术交底;实施现场监管、做好各道工序的验收;做好建筑材料的预算,减少由于过剩的建筑材料转化为建筑垃圾概率。 从具体操作人员角度看:尊重建筑工人;建立健全的制度,通过详细的制
8、度管理建筑工人;加强对施工工人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浪费建筑材料对个人、企业及整个社会的危害。 从材料员的角度看:严把质量关;材料员应与施工管理人员多进行沟通交流,对管理人员提出的进料单进行认真审批,避免材料进料过多而造成的浪费;加强对施工工人的监管。 (2)管理方式方面影响建筑垃圾的产生。 采用商品砂浆,将钢筋制作外包给专门钢筋加工中心,就能大大减少混凝土这种建筑垃圾和废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