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

ID:1283990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9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_第1页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_第2页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_第3页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是第二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讲课过程中,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反复诵读,感受两个主要人物的悲剧情感。2、共同分析运用多种手法(重点是比喻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高超技法;并通过分析乐曲旋律的变化,感受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学生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在字词的疏通上应该没有大问题,字词内容的梳理完全可以在课前完成,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听《高山流水》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形成感性的认识,另外,让学生在反复和诵读中相互交流中也很好地弥补了鉴赏的不足。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熔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

2、诗是我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必须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第一个目标主要是通过分析琵琶女和白居易这两个失意人的人生经历来达成,我在课堂上呈现了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引导学生分析了三、四两段能够体现琵琶女人生遭际的段落。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了“天涯沦落人”的悲剧情感。而第二个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诵读、共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齐心协力找出使用比喻手法的八个经典句子,并根据注释感受期间音乐的旋律变化。之前已分析过琵琶女的颠沛人生,对抑扬起伏的音乐旋律的变化的对应关系也就了然于胸了。这个课设计的美中不足是容量偏大,课讲不完。若要快速

3、讲完,学生们就得做好预习工作。否则出现的另一结果是课讲完了,学生的音乐、对文本的感悟并没有绝对的同步。附:《琵琶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两个主要人物的悲剧情感。2、共同分析运用多种手法(重点是比喻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高超技法;并通过分析乐曲旋律的变化,感受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教学重难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学情分析: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最大的优势是学生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但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概括能力不够高,学生对琵琶的了解不多,想象和联想能力还不太强。学法指导: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本诗是唐诗中的经典

4、,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尤其是对琵琶声的音乐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意境,特别是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一箭双雕。学习课时:三课时,此为第二课时。学具准备:语文课本导学案同步练习册 4学习过程:一、导入语:播放名曲《高山流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生各抒已见)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

5、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堪称“千古第一音乐诗”。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读这首千年乐音《琵琶行》。好,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就是这首诗的序言。二、体悟感情(1)诵读小序:思考小序交代了什么事?转换语:诗前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由此可知,这篇叙事诗的目的不在于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而在于抒心中的感情,浇心中的块垒。(2)遭贬的诗人在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了心理共鸣,这共鸣化作了一句千古传唱的诗句,这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小组讨论: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

6、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请同学们联系课文三、四两段和导学案上所提供的白居易生平经历,想一想诗人与琵琶女身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附诗人人生经历)白居易: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29岁进士及第,32拔萃登科,35岁授翰林学士,36岁授左拾遗,44岁上书批评朝政,被贬为江州司马。明确:①彼此都自京都沦落江州(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②彼此都怀才不遇(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才华横溢)。  ③彼此都遭遇不幸(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但“商人重利轻别离”,只能“梦啼妆泪红阑干”——因直言进谏“谪居卧病浔阳城”)。  小结:尽管诗人与琵琶女的社会地位悬殊,

7、生活态度也有所不同,更是素昧平生,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失意者的感受是相通的。失意者天涯沦落、同病相怜,故诗人在听曲之后,产生了共鸣,咏叹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题。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演绎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三、分析鉴赏琵琶女的演奏。转换语:唐宣宗李忱曾写诗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高度赞美了白居易的代表作品《长恨歌》和《琵琶行》。毋庸置疑,本文的音乐描写就如诗中所言,早已妇孺皆知、千古绝唱。关于音乐,文章中共出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