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835091
大小:3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9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人员及一应器物,同时还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营建封国的都城。此做法旨在()A、提高诸侯政治地位B、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C、彰显周天子的地位D、解决各诸侯国的困难2、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A、宗法观念开始形成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宗法体系逐步完备D、家国体制正式确立3、关于西周的
2、宗法制,《礼记·大传》中有一段记载:“别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据此推断当时()A、受封别子可以另立新宗B、继别宗子在本族内为小宗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4、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役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这一论述强调宗法制()A、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B、封闭性的特征C、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D、自给自足的特征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
3、“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12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统一全国文字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统一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制6、“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实行“郡县制”的评价。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C、要害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7、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
4、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礼仪与政治分离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基9、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
5、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01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1、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
6、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12、有学者统计,武则天称帝时期(690—705),通过明经、进士两科考试成为宰相的20人中,14人为一般家庭子弟和中下级官吏子弟,超过半数。这反映当时()A、废止了按门第取士旧习B、门阀士族官员处于弱势地位C、选官采用实用主义原则D、科举制成为入仕的首要渠道13、唐朝时,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后,就回朝任宰相
7、、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有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A、强干弱枝B、分散军权C、重文轻武D、守内虚外14、董仲舒说“夫长使多出于郎中、中郎”,又有郎官多出自“任子”(指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或“赀选”(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资满十万,文帝时减为四万,可任郎官)为解决上述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A、实行察举制B、颁布推恩令12C、设刺史监察D、建“内外朝”制度15、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
8、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16、东汉尚书省为决策和号令机关。三国时成立中书省,其监或令与尚书令共负最高政务。南北朝时又设门下省,用来牵制中书省。隋唐时期,确立了“中书取省,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原则,直到宋代始终贯彻。三省制的这一历程表明()A、中央政府职权不断削弱B、中央政府机构职能分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