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ID:12829924

大小:1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_第1页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_第2页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_第3页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IntroductionandApplicationofKanseiEngineeringinProductDesign陈浩淼,费凤强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目标是“人”,“以人为本”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主导了我们今天的产品设计。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设计中对“人”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牵涉的因素众多,存在着非线性多重耦合的关系。过去的产品设计只是侧重于对设计对象定性的推演与发现,随着现代工业设计思想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于产品认知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与手段,感

2、性工学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这一新兴学科基本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就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做一初步的探讨。一、感性工学概述1.1感性工学的产生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与理念,感性工学(KanseiEngineering)最初的研究起始于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研究者试图通过感性分析探求建筑室内中居住者的情感诉求,当时称作“情绪工学”。至于“感性工学”一词,则最早是由时任日本马自达株式会社社长的山本健一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并于1988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人机工学会议上得以正式定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与理念用于产品

3、、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以感性工学方法设计的日系高档汽车在欧美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就是个很好的佐证。1.2感性的定义与特性感性,一般可以理解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事物所呈现出的反应人的感觉的知觉和表象的实践产物。简言之,感性是对思维主体的一种客观属性的描述,是对客观事物物化行为的主体性认识。感性具有以下的特性:◇主观性;◇独立于知识理性之外;◇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缓冲区;◇既是静止概念,又是动态的概念。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引起的一种主观感受,由于感性是感觉对描述对象所形成的最直接的语义表达,所以一般认为感觉是感性的第一表征

4、(图1),感觉的量化也成为了感性工学研究的重点与先导。图1认知决策过程1.3感性与产品设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我们已经跨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由低层次的物理功能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情感需求(图2),产品应该给予消费者更加交互、4更加独特的体验,以获取充分人性化的体验价值。只有在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时代下,人们的需求才是高度的人性化,甚至是单独的、纯个人性的。产品的差异化、人性化已成为人们选购产品的重要价值取向。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正如引言中所提到的那样,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早已无法适应当今的时代,设计理论界需要一种新的思想与技术手段。基于

5、此,感性工学这一学科的产生显然反应了当今工业设计中对于感性需求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图2人对产品的需求层次1.4感性工学的定义与分类作为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感性工学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与认识,且随着该学科的不断发展,要给感性工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从设计方法论的角度理解,感性工学就是将人受外界刺激传至感觉器官后所产生的感觉、知觉、认知、情感和表现等感受解释成数理式的设计要素,并应用于产品开发之中,简单来说,感性工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完成将感性解释为对应的设计要素的过程。同样,目前对感性工学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的分类方式。根据日本感性工学专家长町三生的

6、研究成果,采取系统的方法,将感性工学分成以下三大类:◇前向型感性工学系统将感性需求转移为设计要素,应用于产品开发,供产品设计者采用;◇逆向性感性工学系统将设计提案转译以进行感性判断,应用于产品评价,供产品开发者与消费者采用;◇混合型感性工学系统将上述两类系统转译整合为一个可双向转译的混合系统。1.5感性工学与人体工程学从某些方面来讲,感性工学的确和人体工程学存在着某种相似之处。传统人体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很大程度上受到欧洲劳动学的影响,虽然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人体工程学也引入了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但所关注的焦点依然是产品的可用性与功能性是否符合使用者的

7、生理与心理特性,无法真正对使用者的情感与体验进行定量的考虑。为了使产品获得最佳的体验效果,我们还需要关注除功能之外的诸多感性因素,感性工学恰恰从情感的角度弥补了现代人体工程学的不足。二、感性量化与分析方法2.1量法方法4感觉量化方法包括心理量化法与物理量化法两种(图3)。通过采用量表等心理测量手段,可以直接获得外界刺激经感官、心理转换后相对应的心理量值;物理量法往往通过测量仪器将外部刺激间接地转换成对应的物理量,并与经验量进行比较判断后获得最终的心理量值。一般而言,心理测量往往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所以实际应用中可与物理测量结合以提高量化的可靠性。图3感性量

8、化方法表1物理量测定项目感觉类型测量项目测量仪器视觉颜色测色仪光强光度仪眼动眼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