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学生“村官”何时复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村官”何时复苏 [摘要]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是国家为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具有建设性的举措。大学生村官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现象。要如何使大学生“村官”在“引得来”的前提下,“留得住”“用得好”。在文中,从大学生村官的待遇、管理、保障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大学生村官流失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国家、社会、高校以及个人四个方面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就业流失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要改变农村落后的状态,就需要加大农村的科技投
2、入,提高生产效率,大学“村官”的实施就像一股新鲜血液,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现象,这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势必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一、大学生村官发展的基本概况 2004年均招聘人数为数百名,截至2008年底我国大学生村官的规模已经达到13万人。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中伯介绍,近10年来,四川省先后选派了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现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000人,任村(社区)干部的不足500人,流失率达70%。 二、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的原因 有关学者通过调查访谈
3、等多种渠道对大学生村官的高流失率做出了几种解释: 1.工资待遇偏低。据调查,各地自行选聘的大学生每人月工资仅有800元至1000元,扣除社会保险后一个月本科生发到手也就870多一点,专科生更低只有770多,普遍低于当前平均工资水平。 2.适应性差。大学生村官从学校走向农村,面临角色转换这样一个重大的变化会有些不适应,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甚至会无所事事。 3.培养不到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有的农村对大学生村官根本无实质上的培养,任其“自生自灭”导致大学生在农村发展前途不明朗,发展空间不大。 4.上级组织截留,致使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没有到达基层组织
4、。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成为乡村教师,有一部分直接进入乡政府工作。没有真正发挥实效,浪费了人才资源。 5.农村的排外。由于受中国农村传统宗族政治文化的影响,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极度排斥。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6.大学生的心态没有放好。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困难问题,只是将考取公务员,担任村官当做是一种权宜之计。 三、当前大学生村官发展所面临的机制困境 1.选拔机制不尽完善。在选聘的过程中,太过重视知识的层面而少了对知识运用的考察,导致选聘了不少“高分低能”的所谓的优秀的人才。 2.大学生村官管理虚化。“重选拔,轻管理”3的现象在
5、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表现十分突出。这样不仅农村的工作效率无法提高,而且明显不利于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与其自身发展。 3.大学生村官的合法地位缺乏法律确认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行政村的干部从本村村民中选举”。而国家给村里安置大学生村官,不符合村民自治的要求。合法性问题对大学生村官的影响并不显化。 四、使大学生村官“复苏”的对策 面对大学生村官高流失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改进: 1.政府可以将大学生的档案和户口转至工作地,让大学生“村官”获得选举权,尽早给予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地位。在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选择回城工作时,在落实户口方面给
6、予政策上的倾斜。结合不同类别的农村实际,制定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工资报酬标准。 2.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学生村官刚出校门,有热情,但缺乏农村工作经验,河南省人大代表、清丰县委书记吴新普认为:政府应认识到大学生“村官”自身的不足,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同时,建立“3+1”帮带学习机制,即以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帮带为主,以自主学习为辅,将大学生“村官”纳入每年干部培训范围进行集中培训,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3.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大学生的技能素质。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落实大学生村官政策,保证高素质的人才留
7、到农村。高校还可以通过广建社会实践基地的方式,组织模拟管理,为大学生创造了解农村、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 4.提供保障,拓宽大学生未来之路。一是兑现落实已出台的考录乡镇公务员优惠政策;二是打破传统,破格提拔任用在农村工作中成绩突出,扎根基层认真干事的大学生“村官”到乡镇任职;三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让其走自谋创业发展之路;四是将那些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继续留任村里。 5.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的培养。首先,引导大学毕业生更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