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试卷一

《工程水文学》试卷一

ID:12820356

大小:1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工程水文学》试卷一_第1页
《工程水文学》试卷一_第2页
《工程水文学》试卷一_第3页
《工程水文学》试卷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工程水文学》试卷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水文学》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正确的答案上打√)1、处于同一气候区的情况下,河流从上游向下游,其洪峰流量的值一般是[A]。A、> B、>B、<

2、按暴雨资料确定C.按国家规范确定D.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5.某河段已查明在N年中有a项特大洪水,其中L个发生在实测系列n年内,在特大洪水处理时,对这种不连续系列的统计参数和的计算,我国广泛采用考虑特大洪水情况的矩法公式。该公式包括的假定是[A]。P239A.;B.;。C.; D.;6.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暴雨调查考证的目的是[B]。A.提高系列的一致性B.提高系列的可靠性C.提高系列的代表性C.使暴雨系列延长一年7、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B]A、毛管水B、重力水C、薄膜水D、吸着水8、河

3、川径流组成一般包括[B]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D、地面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9、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B]。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10、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C]。A、降雨强度B、后损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期下渗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设计暴雨就是产生洪水的暴雨,其设计频率一般假定与相应的设计洪水具

4、有相同的频率。2.对于我国大多数地区,频率分析中配线时选定的线型为PШ。3.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植物截留,下渗,填洼,蒸发。4.在一定的兴利目标下,设计年径流的设计保证率愈大,则相应的设计年径流量就愈小,要求的水库兴利库容就愈大。5.求后损率的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分别是:为平均后损率,P为次降雨量,R为径流深,I0为初损量,P0为后期不产流的雨量,tR为超渗历时。6.马斯京根法用于洪水预报时,仅就该法而论,其预见期一般为0,该法经处理后,预见期最长为河段的传播时间。7.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一致性、代表

5、性、独立性进行审查。8.于一个水文系列,当时称为(正态)分布;当时称为(负偏)分布;当时称为(正偏)分布。9.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植物截留,下渗,填洼,蒸发。10.某水库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十年内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0.1,十年内有连续二年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0.01。11.预见期是指发布预报与预报要素出现的时间间距。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在洪水计算中应用哪些方法来提高资料的代表性?2.对于一个流域,不同雨洪资料分析的单位线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6、)1、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km2,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亿m3,试问其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多少?(没有多年平均蒸发量数据);;2、某水库坝址断面处有1958年至1995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三年洪峰流量分别为7500m3/s、4900m3/s和3800m3/s。由洪水调查知道,自1835年到1957年间,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为9700m3/s,并且可以肯定,调查期内没有漏掉6000m3/s以上的洪水,试计算各次洪水的经验频率,并简要说明其理由。;;因为在调查期

7、内没有漏掉6000m3/s以上的洪水,所以应把实测系列中的首位大洪水(7500m3/s)作为特大洪水处理。即在调查期内,特大洪水有两个(a=2),其中一个在实测系列中(L=1)。3、已求得某站洪峰流量频率曲线的统计参数为,Cv=0.6,Cs=3Cv,线型为PⅢ型,并选得典型洪水过程线如下表,试按同倍比放大法(按洪峰倍比)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由Cs查得P=10%的离均系数φ=3.5)。=6h012345678Q(m3/s)2090150850600400300200120解:表1某水文站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

8、计算表时段时间(h)典型洪水过程线(m3/s)P=1%的设计值逐时段放大的过程线(m3/s)0020Cv=0.6,Cs=3Cv3616901642121502743188501550424600以洪峰控制的放大倍比为KQ=QmP/QmD=1550/850=1.82410945304007296363005477422003658481202194、已知某流域的一次地面径流及其相应的地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