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土地整治规划

第十三章 土地整治规划

ID:12818802

大小:280.4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9

第十三章  土地整治规划_第1页
第十三章  土地整治规划_第2页
第十三章  土地整治规划_第3页
第十三章  土地整治规划_第4页
第十三章  土地整治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土地整治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系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土地整治规划是指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旨在创造土地生态环境所采取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一般来讲,土地整治类型有水土流失地、盐碱地、沼泽地、风沙地、红黄壤低产地和海涂的整治。第一节水土流失地整治规划任何陆地,几乎不存在绝对无侵蚀的土壤。严格的说,当其侵蚀量超过成土速度,或土壤的生产能力降低,即超过了永续利用的准则所能允许的侵蚀速度,才称为土壤侵蚀。以水为主要侵蚀动力的称水土流失。根据土壤学家的估计,在30年内形成25mm土层的成土速度,

2、大约相当1.8t/(hm2·a),为侵蚀极限即侵蚀标准。国际上一般认为200~1lOOt/(hm2·a)为土壤允许流失量范围。我国原水利电力部颁发《关于土壤侵蚀类型划分和强度分级标准的规定(试行)》中指出:“由于各流域的成土自然条件的差异,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土壤允许流失量的大小,可以从200、500、1000t/(hm2·a)算起,但不得小于200或超过1000t/(hm2·a)”。就是说,在允许侵蚀范围内可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超过了允许范围一定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一、水土流失地现状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该地区水

3、土流失的程度,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当地的经济状况和进行整治的能力,为编制规划提供依据。水土流失测定的方法较多,如野外进行坡面、沟道典型地区侵蚀量调查,利用小型水库和坑塘的多年淤积量进行推算,最好获得下游水文站的输沙量资料,淤积量和输沙量之和为上游小流域面积的侵蚀量。一般可根据水土保持试验站实测坡沟泥径流资料进行分析和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进行计算。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由魏斯曼于1961年提出,1963年被美国土壤保持局确认。其公式如下A=R×K×L×S×C×P=RKLSCP式中:A——单位面积的土壤侵蚀量(t/

4、hm2);R——降雨因子;K——土壤可蚀性因子:L——坡长因子;S——坡度因子;C——林地管理因子;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如梯田耕作、等高带状耕作)。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规划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通过植被保持水土,降低地面径流。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C值的变化范围从0.001到1(0.001代表管理很好的茂密森林,1代表无草的休闲地)。因此,通过植被管理,可把侵蚀量降低到0.001。不同植被类型,其保水能力不同。在100~200的坡地上,在不同植被类型下,径流造成雨水损失的百分数

5、见表13-1。表13-1径流损失占降雨量的比重单位:﹪项目比重裸露的休闲地30~35轮作的一年生农作物7~12项目比重 草地(永久性) 5~10阔叶林23~从表13-1雨后径流量的减少顺序可以看出:林地和草地径流量较小。因此,解决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及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应着重从种草种树方面去考虑。水土流失地区植树种草主要有:水土保持林、水源防护林和护堤护岸林几种类型,并结合具体情况种草。1.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水土保持林具有减轻地表径流速度,使水分大量渗入土层变为地下水,以及利用树木根系固结土壤等作用。造林时应

6、根据不同的地貌部位进行布局,一般有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和沟谷防护林等类别。(1)分水岭防护林分水岭防护林主要配置在丘陵区的“梁”和“峁”上。营造这种防护林,可控制径流起点,涵养水源,防止侵蚀发展与保护农田。根据梁峁类型及土地利用特点,分水岭防护林有以下两种情况:顶部浑圆形梁峁防护林(图13-1)和顶部尖削分水岭防护林(图13-2)。(2)水流调节林为了防止地表径流破坏作用的扩大,并使之转化为地下水,在坡耕地上每隔一定距离配置具有特殊功能的水流调节林,使地表水受到阻滞,以减低流速,分散水坡和增加渗透以防止冲刷,

7、并减少进入溪流中的泥沙量(图13—3)。根据斜坡地形起伏的不同,林带配置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凸形坡、凹形坡、直线坡和阶梯形坡(图13-4)。图13-2顶部尖削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带的宽度,在有效阻滞斜坡径流的原则下,应尽量少占地,一般带宽20~30m,防护林间距为林带宽的4~6倍,最大为10倍。林带组成为乔灌混交林。图13-3水流调节林图13-4不同坡形水流调节林(3)沟谷防护林在丘陵山区为防止沟头、沟岸及沟底因受地表径流的侵蚀、冲刷而继续塌陷下切,并带走大量泥沙淤塞河流和水库,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沿侵蚀沟的

8、边沿、沟坡和沟底全部造林。沟谷防护林包括沟头、沟岸、沟坡及沟底造林四部分,以减低进人沟头的水流速度,稳定沟坡,防止侵蚀扩张和制止沟底继续下切淤淀泥沙(图13-5、图13-6、图13-7)。图13-5沟头防护林图13-6沟岸防护林作为水土保持的树种,应具备易繁殖、生长快、保土能力强,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等特点,同时为了适应水土流失区陡坡上的立地条件,还应有耐旱、耐瘠薄等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