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95873
大小:3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中班主题活动设计我和春天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班主题活动设计我和春天1“我和春天”主题活动过程性资料目录序号资 料 名 称页 码1综合分析22主题活动目标33主题教育计划及效果分析4-114“我和春天的蚕宝宝”系列活动设计12-135渗透性日常活动146幼儿观察记录15-197家长工作20-218关于春天主题活动的效果及分析 22-239相关调查表 24-26 一、综合分析(一)主题的预知分析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可以说设定“我和春天”这一主题紧密结合了《规程》中“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
2、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观作用”的组织要求,并为我们有效的实现这一预定课程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对于给定的主题“我和春天”,我觉得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而我对该主题可能指向的内容进行粗略的分割(如图),并从中提取预期的幼儿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安排,但同时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为渗透,融会贯通。因为只有这样该主题才能有机地整合,并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充分地交互作用中获得自主地发展。 动物(如:蝌蚪、春蚕等) 春天 植物(如:桃树、马兰头、白玉兰等) 饲养 我(人)
3、 种植、照料(二)班级的情况分析(中班年龄段) 通过对本班幼儿观察与交谈,发现他们对四季有基本的认知经验,成人提示下能说出明显季节特征,并对季节变化感兴趣。且在日常活动中已渗透了一些有关春季的知识(如:日常夜短的变化,认识桃树,马兰头等)。班级大多数幼儿表现出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也发现部分幼儿缺乏专注力和耐心,注意力易转移;还有部分幼儿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活动中或不敢将自己的发现进行表述等等,因而立足该主题,我们将从幼儿实际出发,把握幼儿发展层次的差异,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交互作用,以达到幼
4、儿自主参与,自发生成,在其自身认知结构基础上向更高一阶段发展。(三)前期的调查分析为更深入了解“我和春天”这一主题活动内容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中所存在的层面,我们除对幼儿在园时进行观察外,还通过与家长访谈及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全方位地把握幼儿的发展情况。调查表明:家长在假日都会有意识地带幼儿到户外踏青,并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感受春天,并且通过家长反映幼儿所关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树等),春天的动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们的活动(如:郊游、放风筝等)。我们立足从幼儿兴趣出发,从中提取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促使“我和春天”主题
5、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二、“我和春天”主题活动目标 第 一 层 次第 二 层 次1通过各种活动,对春天植物、动物的生长有兴趣;在老师引导下,观察、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并愿意表述。进一步观察发现春天的特征,认识春天生长的植物、动物;观察并学习简单记录它们的变化。2会用多种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动、植物的认识和情感;学习照料春天的植物(如:向日葵等)、饲养春天的小动物(如:春蚕等)3在成人引导下,参与班级里春天的环境布置.能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参与班级春季环境的创设。4有观察的兴趣,感受春天的变化、喜爱春天。愿意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体验季节变
6、化的乐趣。说明:1、由于班级幼儿存在发展层次的差异,因而在制订目标时对有些项目进行了层次 划分,以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参与该主题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2、由于是预定的计划,因而对于目标以及活动设计有可能会在今后实践中根据幼儿发展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三、“我和春天”主题活动教育计划及效果分析(一)“我和春天”主题活动——前期集体活动表一:集体活动内容活 动 目 标效果分析生成内容认识马兰头1.了解马兰头的外形特征,知道它是一种野菜,有营养。2.学习按根—茎—叶的顺序观察马兰头。3.喜爱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野菜。对于野菜,成人都常区分不了,而它是春天里一种较为
7、典型的生物,所以我们抓住了这一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活动,除了对具体的马兰头进行了认识,还开展了一次“野菜自助餐”品尝活动。在品尝的过程中,让幼儿对其它的春天的野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桃树1.初步了解桃树的外形和用途,并能用语言进行简单的描述。2.学习有序地观察方法。3.欣赏桃树,体验人与植物的和谐情感。由于春天的植物变化很明显,因而教师必须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幼儿学习连续观察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时间让幼儿连续进行比较观察,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细致的品质,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关心植物生长的情感。认识小蝌蚪和它的妈妈1.初步了解小蝌蚪、青蛙的外形特征,
8、生活习性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用比较的方法发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