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82323
大小:87.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7-19
《右蝶骨嵴,右颞及左鞍多发脑膜瘤患者的护理体会2014年专科护士个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右蝶骨嵴,右颞及左鞍多发脑膜瘤患者的护理体会祈福医院马盛琴一、病历资料:1、基本资料:床号:床姓名:住院号:年龄:岁性别:男2、入院诊断:右蝶骨嵴,右颞及左鞍多发脑膜瘤3、现病史:因“双眼视力下降3+,以左眼视力下降较显著”于2014年12月20日来院就诊,门诊以“颅内占位”收入神经外科。于2014年12月21日CT及磁共振后示为“右蝶骨嵴,右颞及左鞍多发脑膜瘤”。于2014年12月23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颅探查,肿瘤切除术”。术毕麻醉未醒入ICU,遵医嘱予气管插管内给氧,生命体征动态监测,接尿管,血浆管管分别固定开放于床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禁食,止
2、血等对症处理。4、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性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5、体格检查:T:38.8℃、P:133次/分、R:22次/分、BP:112/76mmHg,患者现GSC评分14分,双瞳不等大,左侧3.5mm对光反射(+),右侧2.5mm对光反射(++),气管插管内给氧,头部敷料少许陈旧性渗血渗液,血浆管在位,引流出少许血性液,尿管引流通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各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眼睑无水肿、下垂,睑结膜无苍白。
3、充血,球结膜无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翼无扇动,鼻中隔居中,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口唇红润,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运动不受限,呼吸动度对称,语颤无增强或减弱,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处,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莫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肛门及外生殖
4、器未检查。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6、专科检查:患者麻醉未醒,GSC评分E3VTM5分,双瞳不等大,左侧3.5mm对光反射(+),右侧2.5mm对光反射(++),气管插管内给氧,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颈软,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 7、辅助检查:CT及磁共振后示为“右蝶骨嵴,右颞及左鞍多发脑膜瘤”二、治疗要点 1.按内科常规护理特级,病重,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征,注意神志瞳孔变化; 2.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 3.进一步完善血生化、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三、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
5、护理问题:1、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2、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肌无力有关 4、口腔黏膜改变与长期禁食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关 5、语言沟通障碍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7、体温过高与术后感染有关 8、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鼻饲有关 9、有发生脑疝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出血)有关 10、保持引流管有效性与引流管的放置有关(二)护理措施: 1、患者清醒后向其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做好卫生宣教。 2、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翻身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抬高床头
6、15°~30°,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加床栏或适当约束以防坠床。气管插管期间应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气道湿化。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吸痰管每次更换,吸痰后听诊肺部。每日会阴护理两次,定时更换引流袋,引流袋不能高于床面,防止逆行感染。监测体温的变化。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长期卧床病人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 3、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如病情许可,可将床头抬高15°~30°,及时清除口腔血块、呕吐物,头偏向一侧,张口困难及抽搐者应放开口器,以利于口腔及咽部分泌物吸出,及时有效吸痰,吸痰后听诊肺部为清音。监测血
7、气分析指标。吸痰前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气吸入,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密切观察血象,生命体征,面色,意识,瞳孔的变化。给予病人舒适的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观察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治疗和维持效果。 4、观察口腔内有无感染征象,按时给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不能饮水的期间应保持足够的液体入量。 5、热情关心病人,主动询问病人的感受和需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言语,注意观察病人非语言性的沟通信息给病人充分的时间表达。 6、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记录,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局部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期受压。提供一些有效的减压装置,如水袋,气垫,防止皮肤受损。
8、定时协助患者做被动性肢体运动,并保持功能位,鼓励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