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

ID:12781398

大小:217.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19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_第1页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_第2页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_第3页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_第4页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刑法通关必备装备攻克168道题作者:柏浪涛本套试题的目标只有一个:提高多选题的答对率。多选题错得太多,是司考失败的主要原因。本套试题涵盖了本年度考试的80%考点,具有实战性和检测性,如果能答对70道题,那么本年度考试便及格了。如果没有,则需要认真总结答错的考点。声明:本套试题80%是首次推出,望尊重知识产权。答疑渠道:柏浪涛博客(“法律家”网站)总论一、刑法的渊源【1】关于刑法渊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刑法修正案(八)属于立法解释B.我国目前只有一部单行刑法C.我国目前没有附属刑法D.立法解释可以类推解释二、刑法的解释缩

2、小解释——平义解释——扩大解释——类推解释【2】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将大型拖机解释为破坏交通罪中的“汽车”,是扩大解释B.将男性向不特定男性提供性服务解释为组织卖淫罪中的“卖淫”,是类推解释C.将自动取款机解释为盗窃罪中的“金融机构”,是扩大解释D.财产性利益解释为抢劫罪中的“财物”,是扩大解释【3】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将长期通奸解释为破坏军婚罪中的“同居”,是扩大解释B.将弹壳解释为走私弹药罪中的“弹药”,属于扩大解释C.刑法第261条遗弃罪中的“负有扶养义务”的人,解释为既包括家庭成员,也包括负有扶养义务的其他人,属于扩大

3、解释D.窝藏、包庇罪的对象只包括已决犯,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只包括已决犯,脱逃罪的主体只包括已决犯三、刑法的效力(一)空间效力1.属地原则39(1)属地原则之“地”,既包括行为地,也包括结果地。(2)犯罪行为,从犯罪形态上分,包括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从共同犯罪上分,包括实行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3)犯罪结果,从犯罪形态上分,包括既遂结果(即实害结果)和未遂结果(即危险结果)。从共同犯罪上分,包括整体结果和部分人的结果,对此按照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认定。2.属人原则3.保护原则4.普遍原则【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国公民汤

4、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可以追究刑事责任B.甲国公民朴某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乙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从北京绑架到丙国,我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朴某追究刑事责任C.韩国人A在菲律宾劫持了该国民用飞机飞往越南。后A进入我国,我国对此案具有管辖权,适用普遍管辖权原则D.我国公民王某在甲国的某个行为触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但甲国刑法不认为该行为是犯罪,我国刑法对王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某犯罪预备行为在国内,

5、实行行为在国外,根据属地管辖,我国可以管辖B.某犯罪实行行为在国外,预定的危害结果在国内,根据属地管辖,我国可以管辖C.甲在国内犯罪,逃到国外,根据属人管辖,我国可以管辖D.外国公民在其本国对我国公民犯罪,只要按照我国刑法应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就可以管辖(二)时间效力从旧兼从轻【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在2000年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在2011年8月被捕。在审判时,可以根据行为时的刑法规定判处死刑B.刑法溯及力既适用于未决犯,也适用于已决犯C.行为时的刑法规定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规定认为无罪,应适用现行刑法规定D.中国人

6、甲在外国犯强奸罪,虽然经过外国审判,我国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四、主体貌似单位犯罪,实为个人犯罪的三种情形。【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39A.王某是长达贸易公司老板,以该公司名义走私,违法所得归王某所有,构成单位犯罪B.单位的分支机构和内设机构是有可能构成单位犯罪的C.外国公司在我国境内犯罪,适用我国单位犯罪规定D.单位犯罪是单位成员的共同犯罪E.单位犯罪后被吊销营业执照,刑法便无法追究该起犯罪的相关刑事责任五、不作为四项成立条件【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可以成为先行行为产生作为义务B.犯罪行为可以成为先行行为产生

7、作为义务C.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纯正不作为犯D.甲组织四个朋友攀登险峻山峰,其中一人遇险,甲有救助义务【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诈骗罪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B.不作为犯可以构成帮助犯C.两个不作为犯可以构成共同正犯D.王某在盗掘古墓葬时,挖垮李某房屋,导致其陷落遇险。王某故意不救,致其死亡。王某构成盗掘古墓葬罪和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六、危害结果【10】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结果加重犯?A.侮辱罪致人死亡B.虐待罪致人死亡C.遗弃罪致人死亡D.抢夺罪致人死亡【11】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结果加重犯?A.暴力干涉

8、婚姻自由罪致人死亡B.强制猥亵妇女罪致人死亡C.非法拘禁罪致人死亡D.拐骗儿童罪致人死亡六、因果关系1.条件说:因果关系===实行行为+现实结果2.相当因果关系说:介入因素三标准393.二重因果关系、重叠因果关系与介入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