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70411
大小:301.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18
《年产10万吨食用酒精工艺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吉林工商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名称:年产10万吨食用酒精工厂设计院系:生物工程分院专业:生物工程学生姓名:刘红学号:26号指导教师:韩颖2012年5月26日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1绪论11.1产品介绍11.2设计意义11.3设计原则12设计概论32.1生产方案的确定和产品方案32.2厂址选择32.3原料来源
2、、规格及标准32.4主要辅料的质量标准42.5水的质量标准52.6主要工艺技术参数53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工艺63.1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的流程63.2原料的水-热处理63.3糖化工艺73.3.1糖化的目的73.3.2糖化过程中物质的变化73.3.3糖化方法73.4酒精生产对酵母的要求74酒精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热量衡算84.1酒精生产工艺技术指标84.2工艺流程图见具体图纸94.3原料消耗计算94.3.1原料计算94.3.2辅料计算104.3.3糖化醪与发酵醪量计算114.4根据要求实际原料耗算一览表114.5生产设备相关计算124.5.1粉浆罐124.5.2酒母罐134.5.3糖化罐134.5
3、.4发酵罐134.5.5搅拌器134.5.6其他设备134.6动力设施的计算154.6.1耗水量的计算154.6.2蒸汽消耗量的计算154.6.3供电设施估算155重点设备——粗馏塔165.1粗馏塔概况165.2粗馏塔的计算166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206.1CO2回收利用206.2液体、固体CO2(干冰)的制备和贮运206.3杂醇油回收利用206.4酵母回收207车间布置设计及全厂定员217.1车间布置设计217.1.1建筑基本原则217.1.2建筑基本要求217.1.3全厂总平面设计217.2车间内常用设备的布置217.2.1发酵设备217.2.2蒸馏设备及其他设备227.3全厂定员227
4、.3.1生产部门227.3.2动力辅修车间227.3.3科研部门22参考文献23致谢24吉林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1绪论1.1产品介绍: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相对分子质量46.07,分子式为C2H5OH,结构式为:HH
5、
6、H-C-C-O-H分析纯级的无水乙醇是无色透明,易挥发,具有特殊芳香和强
7、
8、HH烈刺激味的易燃液体。相对密度0.7893,沸点78.3℃,凝固点-117.3℃,闪点14℃,自燃点390~430℃,乙醇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3%~19%(V)。1.2设计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究竟这种重
9、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用于化工、塑料、橡胶、农药、化妆品及军工等工业部门。且石油资源趋于缺乏、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各国纷纷开始开发新型能源。乙醇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石油替代能源,它的生产方法以发酵为主。菌种的优劣对发酵效果的影响非常大,能够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菌株及对菌株进行改良,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乃至实现酒精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解决能源危机都有着重大意义。我国现代化酒精工业的历史不长,1907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酒精厂;1920年福建酒精厂成立。以薯干为原料;1922年山东溥盆酒精厂投产,以甜菜糖蜜为原料;1935年上海中国酒精厂成立,以进口甘蔗糖蜜和薯干为原料,这些都是我国第一批酒
10、精厂。解放前,我国的酒精工业发展缓慢,到解放前夕,全国总产量不及万吨,淀粉利用率仅60%左右,生产工艺均为简写发酵法,糖制剂用的是麦芽,原料不经粉碎,解放后,50年代初是恢复时期,产量逐步发展。50年代中开始进行技术革新,首先用微生物糖化剂代替麦芽;目前苏联的三段蒸煮代替间歇蒸煮,进而采用一级真空冷却连续糖化;糖蜜发酵实行了连续糖化,淀粉质原料的连续发酵也在一些工厂开始采用液体曲,以后又有糖化酶、液化酶、问世;80年代中,80~85℃液化和其他低温蒸煮工艺开始在我国酒精工业中得到应用。近年来高温α-淀粉酶、高糖化力酶、耐高温酵母、活性干酵母、差压蒸馏和各种酒糟处理新技术也开始应用,同时引进了
11、国外一些酒精联产饲料的成套装备和技术,使我国的酒精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1.3设计原则设计工作围绕工厂现代会建设,做到投资小,收效快,能在原基础上升级扩大,23吉林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尽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使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确保设计可得到最大收益。工厂设计需做到人性化为员工工作得合理的安排,使其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设计中还需注意环保问题,减少对厂区及其周边环境的污染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