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胶体化学(粘土——水系统)

第八章胶体化学(粘土——水系统)

ID:12764433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8

第八章胶体化学(粘土——水系统)_第1页
第八章胶体化学(粘土——水系统)_第2页
第八章胶体化学(粘土——水系统)_第3页
第八章胶体化学(粘土——水系统)_第4页
第八章胶体化学(粘土——水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八章胶体化学(粘土——水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胶体化学(粘土——水系统)教学要求:1.明确胶体的概念及胶粒的粒径范围。明确憎液溶胶的主要特征。2.明确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动力性质(布朗运动、扩散、沉降)。3.熟悉溶胶的电学性质(电泳、电渗),理解胶粒带电的原因。4.明确扩散双电层理论,能根据胶体制备条件写出胶团的结构式。5.掌握憎液溶胶的稳定和聚沉的原因,了解电解质及其他因素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6.清楚聚沉值、聚沉能力、价数规则的含义,能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7.了解粘土胶体结构的带电原因,及影响其阴、阳离子交换能力大小的因素。8.明确影响粘土泥浆流动性、稳定性、触变性、

2、可塑性的因素。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胶体分散系统的分类、性质及稳定因素,熟悉胶体的基本理论。2.重点掌握粘土-水系统的胶体的特性,明确其带电原因、电学性质、胶团结构。明确粘土-水系统的其胶体性质(流动性、稳定性、触变性、可塑性)。胶体化学部分省略粘土——水系统1粘土的荷电性(1)负电荷:①粘土晶格内离子的同晶置换,硅氧四面体中Si4+被Al3+所转换,或铝氧八面体中三价的铝被二价镁、铁所置换。蒙脱石:2:1型,二八面,层间水,高岭石:1:1型,二八体,无层间水高岭石中破键,少量同晶置换,③吸附在表面的腐殖质离解而产生。(2)两性电荷①高岭石在酸性

3、或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带正电荷。②高岭石在强碱性条件下,OH基中H解离,使得边面带负电荷。2粘土的离子吸附与交换粘土由于同晶置换,破键和吸附腐殖质的离解使得粘土带负电。(1)吸附:介质中的阳离子。H+饱和是纯粘土;Na+饱和是Na粘土;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是Ca2+。离子被吸附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离子的电价及水化半径,电价升高,易被吸附,同价阳离子水化半径越小,越被吸附。其顺序H+>Al3+>Ba2+Sr2+>Ca2+>Mg2+NH4+>K+>Na+>Li+(2)离子交换:由于各种阳离子的被吸附能力不同,因而已被吸附在粘土颗粒上的阳离子,就可能被吸附能力

4、更强的离子所置换。例如交换反应如下:Ca-粘土+2Na+≡2Na-粘土+Ca2+利用离子交换可以提纯粘土:X——树脂+Y——粘土≡Y——树脂+X——粘土,其中Y为多种离子。(3)影响离子交换的因素3粘土胶体的电动性质(1)粘土与水作用(胶团结构)粘土表面带负电,存在着一个电场,使极性分子定向排列,形成水化层(吸附层),直到水分子热运动足以克服胶核引力,水分子逐渐过渡到不规则排列——扩散层。粘土胶团的结构示意图①牢固结合水:粘土颗粒(胶核)吸附着完全定向的水分子层和水化阳离子,这部分与胶核形成一个整体,一起在介质中移动(胶核),这种水称为牢固结合水

5、。②松结合水:牢固结合水外定向程度较差的水,<200A。③自由水:松结合水以外,无定向性>200A。④结构水:以OH-基形式存在于晶格结构内的水。⑤粘土结合水的影响因素:A.矿物组成;B.分散度以及吸附阳离子;C.离子价态和半径关系;其排列顺序如下:H+

6、阳离子随粘土质点向正极运动,叫吸附层。扩散层:另一部分水化阳离子不随粘土质点移动,而向负极移动,叫扩散层。扩散层和吸附层之间的电位差,称为ζ-电位。影响ζ-电位的因素:①.ζ-电位和双电层厚度有关,双电层越厚,ζ-电位越大。②.阳离子浓度:阳离子浓度越大,扩散层压缩,ζ-电位降低;③阳离价态:电价越高,ζ-电位越小;同价离子半径越大,ζ-电位越低;④矿物组成,形状粒度。ζ-电位的大小顺序为:H+

7、。对于粘度公式σ=ηdv/dx,此式表示在切向力作用下流体产生的剪切速度dv/dx与剪切应力σ成正比例,比例系数为粘度η,凡符合这个规律的物质称为理想流体或牛顿型流体。例如水,甘油,低分子量化合物。宾汉型:新搅拌混凝土。塑流型:屈服值紊流——层流——牛顿型;泥浆,油漆,硅酸盐材料在高温烧结时,晶界滑移。假塑性流动:η随着dv/dx升高,η下降,例如淀粉。膨胀流动:η随着dv/dx升高,η升高,例如瘠性料。(2)泥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从流变学的观点看,要制备流动性好的泥浆必须拆开粘土泥浆原有的一切结构,由于片状粘土颗粒表面是带静电荷的,粘土的边面又能

8、随PH值的变化既能带正电,又能带负电,而粘土板面上始终带负电,必须有几种结合,这几种会结合,只有面——面结合阻力小。泥浆胶溶实质是——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