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

ID:12749715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8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_第1页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_第2页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_第3页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_第4页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已经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从知识型教育走向目前的素养教育。知识、能力、素养三者都是人必须具有的,也是可以转化的,知识、能力可以提高素养,素养也可以生发出知识和能力,这就是相辅相成的一面。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当

2、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已经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从知识型教育走向目前的素养教育。知识、能力、素养三者都是人必须具有的,也是可以转化的,知识、能力可以提高素养,素养也可以生发出知识和能力,这就是相辅相成的一面。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

3、为素养而教,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实际上,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你跟他

4、相处,马上就会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素养我们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们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脑力劳动。它是由思维方向、思维品质、思维

5、方法和思维能力等构成的综合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脑力劳动的水平和质量。学校教育教学不能只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和能力的细节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上下功夫。品格是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为人形象。它是一个人素养的直接反映。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内隐的,那么品格则是外显的。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涵养、教养,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这三大核心素养是学生整体素养的三根支柱,缺失会造成人的素养大厦的坍塌。学校教育教学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引领

6、、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从教学的角度讲,第一,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以知识授受为任务和以“记—练—考”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模式,这种教学几乎把思维模式化了,学生没有多少再思维的意义和含量。要把原生态的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本本身,从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态的思维介入。第二,要积极倡导有高思维的深度教学。没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投入,知识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而不能深入知识内涵,获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循环的发

7、展。思维水平的发展主要包括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和科学思维态度的养成。实施深度教学,是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使学生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同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将符号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三、品格塑造一是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二是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作用非常大。我认为,这两点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特别要重视的问题。孩

8、子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少儿时期,少儿时期忽视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必然给孩子留下隐患甚至危险。有专家指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受过教育的人”的根本标准,不在知识,而在美德,除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诚实、宽容、讲信用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