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29209
大小:7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8
《扶持重点中心镇发展意见(征求意见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加快重点中心镇发展的扶持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苏政发〔2013〕1号)、《淮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9-2030)》等文件精神,结合淮安实际,现制定如下扶持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人的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完善机制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支撑,强化重点中心镇在市域城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地位,坚持“统筹发展、有序推进、集聚高效、彰显特色”
2、原则,通过体制创新、政策扶持、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促进片区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重点中心镇科学跨越发展。二、工作目标围绕建设“现代小城市、县域副中心”的定位,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增强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质量,把市域10个重点中心镇建成“12布局合理、发展领先、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新型美丽小城市。到2020年,镇域面积扩大到150平方公里左右,镇域人口规模1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镇区人口规模5万人左
3、右。三、基本原则 1、统筹发展。突出重点中心镇作为连接中心城市、县城与农村的纽带作用,强化其吸纳资源、汇聚要素、集聚项目的载体作用,打造新型城镇化结构体系。2、有序推进。按照“一套规划、统一编制、分步实施”和“多规融合”的要求,着眼于提高重点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开发、先老镇区后新镇区,分步实施,分期推进。 3、集聚高效。强化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动人、财、物和产业向重点中心镇有效集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4、彰显特色。加强城镇特色街区、建筑、景观保护,彰显地方历史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建筑风格,形
4、成“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格”的小城市发展格局。四、扶持措施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根据重点中心镇的功能定位,由市规划局牵头,按照《淮安市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全域规划和片区发展理念,统一组织修编以重点中心镇为节点、周边乡镇为统筹范围的10个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加强重点中心镇总体12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交通旅游规划等的衔接,落实多规融合。各重点中心镇尽快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确定镇区空间布局,组织开展城市设计,重点强化重点地段、住宅小区、工业集中区、标志建筑、主要
5、道路、街区街景、园林绿化的规划管理,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景观风貌。规划在强化老镇区改造提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新镇区建设,防止“随意举债摊大饼、盲目扩建铺摊子、千篇一律无特色”。重点中心镇规划编制费用除向上争取外,通过市、县(区)财政按7:3比例分担解决。2、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市规划局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各重点中心镇规划设计及建设工程进行全方位技术把关和全过程跟踪指导,严守基本建设程序,落实验收相关标准,确保建设能够按规划、依标准进行。市城管局指导各镇开展城管综合执法工作,建立环卫责任管理体系,健全长效管理制度,加大防违治违力度,做到经费
6、、人员、责任“三到位”,落实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环境保洁等队伍,使重点中心镇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各重点中心镇坚持“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并举,进一步完善路网、水网、电网,加强通讯、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推进镇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12加强镇区河道截污、清淤、活水、生态修复和长效管理,加快镇区公园、公共绿地、道路绿化、滨河绿化等绿地系统建设,注重历史建筑和街道空间的保护,不断提升城镇宜居环境。3、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和设施向重点中心镇倾斜和集聚。淮阴中学、清江中
7、学、实验小学、淮阴师院第附小和各县(区)中小学优质学校分别与1-2个重点中心镇学校实行结对共建,实行集团化管理;市一院、二院等市属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县区医院分别选择1个重点中心镇结对帮扶,选送镇医务人员到市、县区医疗机构进修,选派市、县区医务人员到重点中心镇进行卫生支农服务;支持重点中心镇医院建成二级医院。市、县区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重点中心镇率先实现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六大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目标。4、做大做优产业园区统筹规划镇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土地容量、产业布局、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
8、环境承载力,将重点中心镇的工业集中区打造成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引导马坝镇、高沟镇等工业集中区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鼓励周边乡镇与重点中心镇联合开发建设工业集中区,引导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