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ID:12723979

大小:13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8

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_第1页
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_第2页
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_第3页
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_第4页
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匆宁软放字既学报JournalofNanningPolytechnic2016年第21卷第4期2016Vo1.21No.4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高立慧(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摘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推动,结合广西少数民族旅游项目,对广西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实证分析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资源,梯田稻作传统景观文化资源,梯田稻作生产民俗文化资源,梯田稻作生活民俗文化资源,梯田稻作精神民俗文化资源状况,并对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

2、查分析,提出对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框架、景观文化产业、梯田稻作旅游活动,住房饮食产业、节事娱乐产业、旅游商品制作产业等创新发展策略。【关键词】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少数民族旅游【中图分类号1F590【文献标识码】7>

3、,雕琢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地景观艺术的奇葩——梯田。据考证,举世闻名的龙脊梯田的开创壮举,可以上溯元代、下迄清朝,跨越数百年的长河。在崇山峻岭之间,世世代代的龙脊人,经年累月,胼手胝足,使一个又一个原本森林密布的山坡,化为层层叠叠、直上山巅的梯田群落,形成蔚为壮观的人文自然景观。龙脊梯田建筑物空间的选址和布局,不仅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而且也与文化相融。龙脊的命名和村寨的分布,就是传统文化风水观的现实体现,“巍峨起伏的龙脊山脉自北向南蜿蜒,犹如一条巨龙爬行,耸峙起伏的峰峦犹如龙的脊背,故名‘龙脊’。在龙脊山东南面的坡地(轮晕)之上,依次分布着平安、廖家、侯家、龙普等村寨”。(二

4、)梯田稻作生产民俗文化资源壮族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龙脊地区主要居民是壮族,也因袭了这一传统。当地民族主要生计是农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Et常生活都打上了深刻的稻作文化痕迹。所有的民俗也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建筑、饮食、节日、思想观念等都带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的色彩,并显示出其特有的智慧【l】。龙脊的壮族从外地迁徙过来之后,开荒垦田,把平地的稻作生产移到高山,因地制宜,发明和保存了多种野生稻种,积累了因时因地栽种的耕作经验,孕育了独特的稻作文化。在壮族各个地区,开耕之前都有一些习俗。如在除夕守岁至子时,拿锄到自家田中翻三块土,点三根香,插二支烛,并以纱

5、纸所搓纸绳系一张红纸作幡,系于竹枝插在田中,放一串鞭炮,祝开耕大吉。或在农历三十晚上祭祖时将红纸贴犁架上,开【收稿日期】2016—04—11【网络出版】http://.cnki.net/kcms/detail/45.1268.C.20160628.1117.042.html【基金项目】桂林理lT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自治区立项项目,(201510596182o【作者简介】高立慧(1994一),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本科生,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研究。o高立慧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春时先燃一炷香插于犁头,然后开耕。在正

6、月初一,翻一块土地,供粽焚香敬土地神。这些习俗沿袭至今。(三)梯田稻作生活民俗文化资源壮族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技术的民族之一,其人工栽培的历史长达12000—20000年左右,漫长的稻作农耕对壮族的生产、生活、人生礼仪、民族性格和深层心理都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龙脊有四宝:茶叶,辣椒,香糯,水酒。龙脊茶叶历史悠久,乾隆年间曾为贡品,是中国二十八大名茶之一,记载于《中国茶学辞典》。龙脊辣椒有一股浓烈独特的香味,食后开胃提神,是独特的佐料佳品。龙脊水酒香甜可口,龙脊香糯,就是龙脊水酒的酿造主材,龙脊水酒俗有“龙胜茅台”之称l2_,享誉全县。“龙脊四宝”从历史、

7、种植、饮食习惯等方面把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体现得淋漓尽致。龙脊古壮寨的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清末以前,壮族男子着黑布铜扣大襟衣,穿黑布龙头大宽裤;女子着对襟黑色布衣,穿过膝长裙。壮族妇女喜欢包头,盛装中头巾一般是用黑色的2m长、0.6m宽的土布做成,在头顶绕上很多圈。夏天多用白色毛巾作头巾,上身多穿白色衣服,故称白衣壮族。戴首饰在过去的龙脊是比较普遍,基本上都是银饰。曾经到过当地调查的学者认为,龙脊的生产方式和建在梯田中间或旁边的干栏式梯屋,都是壮族稻作文化的象征f3_。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