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20540
大小:21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8
《中国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的传播和影响及对其传承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水利科技期刊对其根脉的传承和发展季山王红星张松波李向东邹晓艳《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编辑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150080投稿日期:2016-04-01修回日期:2016-09-06摘要:[目的]弥补中国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鲜有研究,当代与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关联问题似未见文献论及的缺陷。[方法]对现存近现代和当代水利科技期刊、有关水利史志文集以及CNKI和期刊检索数据库等文献进行考证、统计、对比和综合分析,总结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概况及其传播和影响。提出源流期刊的概念,探讨当代和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有无关联的问题。[结果]当代水利科技
2、期刊对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在办刊历史、涵盖水利分支学科、论著的深广度、学术和社会影响以及总体水平诸方面有所传承和重要发展。有较深厚历史积淀的当代水利科技期刊,学术和社会影响较大。证实源流期刊等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确系当代水利科技期刊的根脉。[结论]对根脉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当代水利科技期刊对历史和对科学的尊重,有助于提升其总体水平。关键词:水利科技期刊;源流期刊;传承;发展DOI:10.11946/cjstp.201604010269水利科技期刊对水利科研工作起着重要的龙头和龙尾作用,水利科技期刊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当代(1949年至今)水利科技
3、期刊(以下简称当代期刊)研究取得显著进展[1-5];然而近现代(1840—1949年)水利科技期刊(以下简称近现代期刊)研究却大为滞后,一些论著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的弊病[6-7],个例已有所研究[8],整体研究有待深入[9]。至于两个大时代期刊有无关联或传承和发展问题似未见文献论及。鉴于当代期刊编辑、作者对近现代期刊历史了解不多,而当代的期刊工作有必要以史为鉴,弘扬近现代期刊等物质(遗留文献)和精神层面的优良传统。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大时代水利科技期刊的对比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根据有关文献介绍近现代期刊的创办背景和办刊理念,阐述其传
4、播和影响状况;进而引入源流期刊的概念,探讨当代期刊对源流期刊等近现代期刊在办刊历史、涵盖水利分支学科、论著的深广度、学术和社会影响以及总体水平诸方面的传承和发展问题。1近现代期刊概况1.1创办背景和发展历程辛亥革命以来,我国江河失治,洪旱灾害十分严重。1917年,海滦河大水,天津等13个县市受灾。1921—1922年,陕西省大旱,1929年又大旱,“全省九十二县,无处非灾区”。1931年,全国性大水灾。加之军阀混战,外敌觊觎挑衅,民不聊生。社会各界对水利事业给予了关注和重视。1919年,孙中山先生发表“实业计划”,倡导扬子江水道整治、导淮和沿海港
5、口建设,极大地鼓舞了有志于水利建设的仁人志士。1914—1930年,全国水利局、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导淮委员会及各省水利局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水利机构”相继设立。1915年成立的国内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为满足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交流思想以进事功”[10],于1917年创办《河海月刊》,开中国近现代期刊的先河。其后,为满足水利机构及学术团体等开展工作的需要,《华北水利月刊》《水利》等问世。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之前,近现代期刊已达33种。卢沟桥事变之后,近现代期刊数量很快萎缩,有的编辑室和库房被日寇轰炸破
6、坏“荡然无存”[11],有的被迫西迁。西迁等期刊不屈不挠坚持出版到抗战胜利。截至1949年9月,近现代期刊累计出版约51种[12],其发展历程见表1,代表性期刊封面见图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31523)作者简介:季山(ORCID:0000-0002-7787-5038),教授,E-mail:jishand@163.com;张松波,硕士,教授,主编;李向东,编审;邹晓艳,博士,副研究员,责任编辑;通讯作者:王红星(ORCID:0000-0002-7583-6190),学士,副教授,责任编辑,E-mail:hdwangh
7、ongxing@163.com。表1近现代期刊的发展历程阶段初始1917-12—1927-12发展1928-01—1937-06萎缩1937-07—1945-08恢复1945-09—1949-09新办(种)112299续办(种)137图1《河海月刊》等近现代期刊封面1.1办刊理念和办刊宗旨1.1.1办刊理念近现代期刊以“实业救国”“水利救国”为办刊理念。《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年报》在序言中明确提出“遵循总理‘水利救国’遗教”办刊[13]。主持创办《河海月刊》《水利》等期刊的李仪祉主张在抵抗外侮的时候,必须先充实铁路公路水利等实业[14],办刊研究
8、水利的目的在于“求水利之振兴”[14]、“救济农村的方法”[15]。《水利》月刊期望刊载的“关于水利之论著计划译著时闻等文字”“果能见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