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20492
大小:5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8
《《农业生态工程》总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2.生态:是指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3.工程:是指人类设计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工艺系统。4.生态工艺:是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和能量的生产工艺系统,是实现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5.农业生态工程:是将身体太工程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建设,是有效运用农业生态系统各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
2、径利用和转换原理,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设计和建立,能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一种农业生产工艺体系和技术。6.系统: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7.生物立体共生:简称立体农业工程,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或水体中),根据水、光、土、气、热等自然资源特点和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特征、特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把种植业、养殖业乃至相关的加工业结合起来,形成多种生物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转化利用的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和科学的配套技术。8.废弃物:通常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
3、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不再具有原来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物质,或是提取组分后弃之不用的剩余物质。9.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业生产过程和工业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渣、粉尘、碎屑、污泥等,还有燃烧灰渣、化学工业固体废弃物质、石油工业废弃物以及粮食、食品工业固体废弃物等。10.堆肥: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温度、湿度和pH值条件下,使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降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的物质,用作肥料和改良土壤,这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固体废物的方法称为生物处理法,一般又称堆肥法。11.专用肥:是针对那些对氮、磷、钾需求较特殊、差异较大的作物而制定的。12.水土流失/
4、土壤侵蚀: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受外力作用发生的各种破坏、移动和堆积过程,以及水的损失。13.荒漠化: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1.旱地农业:指在降水量偏少、有水分胁迫而无充分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的耕地上所从事的农业生产。2.农业生态工程:以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续承受能力相适应为指导思想,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在不危及后代需要的前提下,寻找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3.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视农业与环境的关系,通过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
5、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4.自净功能: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由于某种物质过分积累,破坏了系统的原来结构,亦会出现适应新情况的生物更新。5.生态交错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的。6.厌氧发酵产沼:利用微生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分解废物中的有机物的一种方法。7.山坡防护工程:防止山坡水土流失而修筑的一些工程措施。如梯田、山边沟、边栅护坡、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蓄水池等。21.盐碱土:各种盐化土、盐土、碱化土、碱土的统称,群
6、众一般称为盐碱地。1.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农业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与规划设计第三章生物立体共生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第四章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态工程第五章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第六章环境调控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第七章旱地农业生态工程第八章农业生态工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一章绪论2.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1)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系统(2)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3)“废物”再生利用和环境调节工程系统(4)多功能污水自净工程系统(5)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3.生态工程的特征(1)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2)利用生态系统的反馈控制和稳态机制等稳定特点(3)生态工程强调
7、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4)目的是为了克服石化农业的种种弊端(5)生态工程包括生态工程系统(体系)和生态工程技术两个方面第二章基本原理及规划设计4.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生态原理、工程原理、经济原理5.系统原理整体性原理、有机关联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协同性原、层次性原理。6.生态原理生物共生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态系统基本动力原理、生态系统自组织原理、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原理。7.经济原理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原理、生态经济平衡原理、生态经济效益原理、生态经济价值原理。8.工程原理生物有效配置原理、太阳能充分利用原理、水资源
8、循环利用原理、无污染工艺原理。9.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原则(1)建设高效复合生态系统原则(自然与人为相结合)(2)因地因时制宜原则(沼气生态工程的适应性)(3)人工合理调控与技术集成,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原则(三北防护林、水土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