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空蒙雨亦奇 陈富强

山色空蒙雨亦奇 陈富强

ID:12706436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山色空蒙雨亦奇  陈富强_第1页
山色空蒙雨亦奇  陈富强_第2页
山色空蒙雨亦奇  陈富强_第3页
山色空蒙雨亦奇  陈富强_第4页
资源描述:

《山色空蒙雨亦奇 陈富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色空蒙雨亦奇陈富强西安旅游报在发表我的散文“宋朝的雨”时配了两幅插图。都是风光,一幅是湖上的堤与桥,堤边有被风吹拂的杨柳;还有一幅也是水阁亭榭。编辑的意图是想用这两幅画来衬托文章的意境。作为作者我自然是很高兴的,只是我横看竖看,这画上的风景与我文中写到的西湖风光似是而非,说它是,也是湖水烟波,长堤石桥,垂柳轻舞,也是江南的阁,江南的亭;说它非,拿着这两幅画到西湖里来寻找,是找不到的。可见,西湖的山水是有它的灵性在的,也不是随便找一幅画就能摹仿得了的,即使看上去很象,也只是形似,而非神似。尤其是雨中的西湖,更是有着别处没有的韵致的。我想

2、西安的编辑如此看重我的这篇拙文,是因为我写了西湖的雨景。而这样的雨景,一定是连西安这样的城市里也颇难领略的。雨中去看西湖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一个是游人稀少,湖边游人如织时是看不到真正的西湖的,看西湖是要静静地去看的,就象读一本好书,人声鼎沸的环境里是读;一杯茶,一盏灯,只闻轻风,独坐明月下也是读。第二个好处是撑一把伞在雨里走,雨在头上哗哗地下着,心境就沉下来了,搁湖里一般地清爽了,望出去的柳在雨雾里象一把绵软的刷子在心尖上拂过来,又拂过去,就把日积月累的一些凡尘都洗走了。去看雨中的西湖在我看来最好的地方是在苏堤。这主要是从长堤的位置考虑

3、。在堤上走,可看西湖的两边,可过六座坡度很高的桥,还能看到两个与西湖山水密不可分的人物,一个是堤的南端,苏东坡纪念馆外站着的苏轼;另一个是堤的北端,松柏、红墙掩映中的岳王庙。苏堤的命名与苏轼有关。苏轼在杭州当过相当于市长的太守,他在任上对杭州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他用挖出来的湖中葑泥堆起一条长堤,改变了西湖的格局,使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湖泊一下子显出它的不同凡响来。后人为了纪念苏太守的功绩,特意将这条堤取名为苏堤。现在,还在堤的南端建起了一座苏东坡纪念馆。我们在参观纪念馆时不光能读到苏轼的经典诗词,还能了解他在当太守时

4、作出的各种计划并为实现这些计划而作出的各种努力。很多游人到了杭州,由于季节关系,不一定能碰上雨天,而且真得是遇上了雨天也会觉得心情很糟,以为这是破坏了游兴,其实不然,游西湖而能遇上雨天的游客是上天赐予的良机,若去湖畔一走,会有许多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所无法体验的感受。要知道苏堤春晓在西湖十景中是排在第一的。堤上有六座桥,杭州人习惯叫它们为六吊桥。我很小的时侯就知道有六吊桥这个名字,就觉得奇怪。难道说桥是吊起来的不成?后来我到杭州,特意去看苏堤上的六座桥,桥确实是六座,但并没有什么东西,比如用一根铁索之类的悬空吊着。杭州人的普遍解释是这六座

5、桥由于它的坡度比一般桥要高,远看象吊起来的一样,就叫它们六吊桥了,而且走完这六座桥以后人是会很吃力的。我为此特别去走过(而不是平常的漫步)六吊桥,坡面是陡了一些,但也没有感觉到太明显的吃力,我想这大约与我边走边看两边的风光有关。如画一样的风景在眼前向后缓缓倒去,我就是走在画里面的人了。六吊桥是有名字的,从堤的北端依次向东分别是跨虹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锁澜桥、映波桥。细心一点的游人在走完这六座桥时能看到不同的景致。站在跨虹桥上,东面是俯卧在湖上的西泠桥,西泠桥旁原先是钱塘名妓苏小小墓,现在虽无墓,却依旧有一座慕才亭吸引着游人怀想“

6、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一个烟花女子竟然在西湖边占了一块地盘去,大约是苏小小不愿做富家公子的姬妾而宁可做一个出类拨萃的红粉佳人有关。从桥上西望,则是曲院风荷,曲院赏荷可近水置身荷丛,也可登高领略接天莲叶无穷碧,十里芰荷香到门的奇观。至于月夜看荷,更是清趣横生,真正是四壁藕花,香风入座;三间水榭,明月满湖。跨虹桥名的来历是因为夏天雨后初晴,常会有一道彩虹垂落桥面,故名跨虹。只是这道彩虹我却一直无缘相见。从东浦桥上东望,隔湖即是楼阁参差的孤山。孤山在新老西湖十景中都榜上无名,但它在西湖景区里却是一个有着浓缩成份的景点。放鹤亭与梅妻

7、鹤子的林逋,他写得“山园小梅”一诗就足以让他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坛里占上一席之地。清朝学者俞樾讲学的俞楼现在已经修缮一新,走近俞楼,就仿佛听见俞先生正在向行人朗读他的得意之作“游九溪十八涧记”的片断: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文澜阁是孤山历史与文化最为浓厚的藏书楼。这座初建于1782年的楼阁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阁内保存的《四库全书》是于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由清高宗命儒臣编辑的。参与编辑者达三百多人,耗时十年才得以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其中经部分为诗、书、乐、

8、易、春秋、孝经、四书、小学、五经总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别史、什史、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纪事本末、诏令奏议15类;子部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什家、释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