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92281
大小:11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8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论文(设计)课题名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分析学生姓名:王亚楠指导教师:徐玉生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5年8月摘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政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形式越发多样化,而导致此种不良现象出现的原因也随之更加复杂。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不科学,以及分散化的行政监督机制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其主要表现为政策敷衍、政策利用、政策附加等。因此,针对此种不良现象的存在,我们必须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在加强我国政策执行力度的同时
2、,逐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本文通过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的表现、动因以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上有对策、下有政策”这种现象是要不得的,我们每个人应该行使自身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使我们的政策得到更加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让我们的人民群众能更加切身的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心、得到实惠,彻底走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 关键词:政策动因对策决策目录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含义及表现3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动因分析5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对策分析7四、总结8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现象的含义及表现(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含义及背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当前存在于各级党委或政府工作中一种极其不良的现象,他们口头上喊的是政策执行原则将与灵活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实际上是自立一套,谋取私利。或者象征性、“走过场”式的执行。又或者改其实质、曲解其义的执行。又或者表面一致、阳奉阴违的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当前(有近几十年的历史)普遍存在于中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中的一种极其不良的现象。该现象在中国常体现为下级违反上级的极多政策、法规乃至法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贯彻执行政策部署上
4、大打折扣。而临领导视察等检查,早有通知下来,下级便会充分准备、造假,瞒天过海,不了了之。而即便走漏了风声,下级可以通过谄媚上级的方式瞒下去。最后必然有更高的上级不知情,几十年了这种现象都“顺理成章”地存在了下去。而如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已经蔓延至企业的各个阶层环节当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当前中国普遍存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中的一种极其不良的现象,该现象泛滥的同时导致中国蔓延“高要求”(因为该现象有吞噬改革的恶果,所以改革将无法落实,也无法以实效为鉴,较大的改革无法建立出完整的体系,放在这样的现状中一些改革提
5、出的新要求就会显得过高;改革中不合理的内容也无法以实效为鉴、予以改正,带来持久的负面影响)、造假风、虚伪风、阿谀奉承风、举报懈怠风(由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普遍存在,导致对于个体机构违规行为的举报成效甚小;中国投诉举报工作存在很大问题,又通常取得不了任何成效;又出于人们对所在机构的谄谀)。该现象在中国以外偶尔有之,不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网络上很少能其他国家的关于该社会问题的报道:比如打开有道的英汉互译翻译这个词,例句只有一句反映其他国家的社会问题。社会舆论趋向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中国的严重社会问题,例如:“‘上
6、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断是中国政策执行的一大顽疾。”(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表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本质来说是把上级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实现狭隘的地方部门利益,甚至是个人私利,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变通,是对原政策的背离。我在国家单位工作20年,对这一现象深有感触,并做了一份调查,目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在现实中情况各异,其主要表现为政策敷衍、政策利用、政策附加等。1、“添工加料”附加条件执行。地方政府或部门,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出台“红头文件”,本应细化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原则性规定,使
7、之在执行过程中更具可操作性,更好地服务百姓。但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红头文件”却是与中央政策相违背的“土政策”,掺杂着一己之私。2、改其实质、曲解其义的执行。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时,着眼于为我所用,对政策精神和内容故意曲解,选择政策中对本地方、本部门甚至执行者本人有利的部分来执行,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煤矿生产政策时,注重对煤矿开采带来的经济效益,注重煤矿经济带来的政绩,注重煤矿经济对当地财政的贡献,对这部分政策的执行很到位。但同时,煤矿生产政策中要求地方政府合理利用矿产资源,防止滥采滥挖,保护
8、环境,注重对人员的安全培训等方面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就得不到执行者的重视,一些地方甚至不管不问,致使资源枯竭,矿难不止。只追求自己的政绩、利益,而不承担应承担的责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政策对执行者来说只是部分有利,因此执行者就仅仅实施这部分对自身有利的政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政策无法得到真正全面地贯彻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