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的的的资料

教育学的的的的资料

ID:12690874

大小:91.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8

教育学的的的的资料_第1页
教育学的的的的资料_第2页
教育学的的的的资料_第3页
教育学的的的的资料_第4页
教育学的的的的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的的的的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理论  总要求:  教育学部分  1、了解与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具有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部分  1、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事实。  2、理解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  3、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复习考试内容:  教育学部分  一、绪论  要求:  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  (一)教育学的

2、研究对象和任务(如何正确认识教育学)                                        作为一种过程                                          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定义:、  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

3、: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2、  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3、  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4、  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A、  实践性B、  耦合过程C、  动力性D、  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

4、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一)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二)  学习者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2、  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  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

5、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6、(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4、现代教育理论

7、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