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如何创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ID:1268350

大小:441.0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7-11-09

如何创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_第1页
如何创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_第2页
如何创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_第3页
如何创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_第4页
如何创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创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课题申请指南中国科学院、水利部二○○六年十月34前言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本项目旨在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支撑研究,建立适宜不同区域的有效可行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系统,对区域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和维系黄河健康生命、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了

2、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34第一章申请须知一、项目总体目标以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中急需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核心,研发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工程急待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的研发,力争在坡面降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沟壑整治开发与工程优化配置建设技术、植被景观配置与可持续建设技术、水土保持耕作关键技术、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等5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或突破;构建不同生态类型区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结合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建立水土

3、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示范样板和关键技术的中试与示范推广基地;通过示范区建设与模式应用推广,较大幅度提高脆弱生态环境的抗逆性和区域生态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综合分析评价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及治理效益,提出黄土高原新时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策略;为国家综合治理工程宏观决策与顺利实施提供科技支撑。二、申请内容根据黄土高原区域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征与水土流失生态治理工程对科技支撑需求,本项目分解为3个版块10个课题。本项目在坡面降雨径流调控、沟壑整治开发、植被优化配置、水土保持耕作、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等方面,设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类课题5个;结合国家生态建设工程,34建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4、模式示范样板和支撑技术体系的示范推广基地,设立治理模式与支撑技术示范研究类4个课题;围绕研究新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战略等重大科技问题,设置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课题1个。(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课题1、坡面降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2、沟壑整治开发与工程优化配置建设技术3、植被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建设技术4、水土保持耕作关键技术5、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关键技术(二)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与技术示范课题6、水蚀风蚀复合区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与示范7、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建设模式研究与示范8、宽谷丘陵区农牧综合开发模式研究与示范9、高塬沟壑区农果林多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与

5、示范(三)新时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区域发展重大战略10、新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战略对策三、申请管理1、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共同负责项目实施的总体协调。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34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的原则,通过评审择优选择并落实优势承担单位。四、资金来源项目国家拨款2800万元。关键技术与宏观战略类课题要求课题申请人所在部门或单位按课题国拨经费数1∶0.8提供配套资金,技术示范类课题要求课题申请人所在部门或单位按课题国拨经费数1∶4提供配套资金。五、实施年限本项目实施年限为5年(2006年-2010年)六、申请资格(一)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

6、求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共性关键技术课题申请单位原则上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此类课题申请时须提出拟结合的1个或多个示范区,研究的相关技术成果必须在结合的示范区内开展示范工作。技术示范课题申请单位由科研机构和地方省市部门共同承担,须依托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区域。2、申请内容如涉及国家基础性、公益性计划支持的或已申报支持的相关内容,请予以说明与申请课题内容的关系。3、申请内容应在本指南所设课题范围之内,并以课题为单位申请。344、课题申报单位(包括

7、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5、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6、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二)申请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6年10月),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