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透视方法看中西古典绘画的差异

从透视方法看中西古典绘画的差异

ID:12677078

大小:11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8

从透视方法看中西古典绘画的差异_第1页
从透视方法看中西古典绘画的差异_第2页
从透视方法看中西古典绘画的差异_第3页
从透视方法看中西古典绘画的差异_第4页
从透视方法看中西古典绘画的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透视方法看中西古典绘画的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透视方法看中西古典绘画的差异  【摘要】本文从中西古典绘画运用的“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这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对照中,分析中西古典绘画在空间意识、再现与表现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的深刻差异。  【关键词】中西古典绘画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空间意识再现与表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71-03  绘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不仅仅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官,同时也反映着人们看世界的方式。中西古典绘画采用的不同透视方法,也不仅仅是一种绘画的透视技术,而是折射出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对于世界的不同感知方式。本文

2、试从中西古典绘画运用的“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这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对照中,分析中西古典绘画在空间意识、再现与表现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的深刻差异。  一、“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视觉效果  西方古典绘画中的透视理论在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据记载,公元前5世纪的画家阿伽塔尔科为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设计舞台,并写了相关说明,表明“怎样确定一个中心点,使汇集到中心点的各条线自然地符合人的视线和光线的辐射,从而描绘在平面上的舞台背景产生纵深感”。后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丢勒在《四本关于比例理论的书》中也“11打算把透视方法应用于人体造型和物体,他尝

3、试用简单的平面把人体不规则的表面归结为明确的形体”。达?芬奇认为:“透视学是绘画的缰辔和舵轮。”西方古典画家把焦点透视运用到绘画中,主要是为了恪守画面的真实性,把视觉所看到的形象在画板上真实地显现出来。  概括说来,在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时,画家总是从一个固定的焦点来描绘事物,画面的效果则是近处大而远处狭小。比如在勃鲁盖尔的木板油画《雪中猎人》中,画面近处的猎人形象显得大而清晰,而远处池塘上劳作农人的形象显得小而模糊,画面中的树木由近及远,其形象也由浓重到稀薄,向远方逐渐延伸。整个画面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远近透视的处理,使布局和构图具有流动的气氛,使

4、观赏者如同站在山顶望着山下的一切景物。再如17世纪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林荫道》,也是一幅很好地运用了透视法的作品。画家采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方法,把透视焦点放在路的尽头,为了使画面具有生动感,而不显得机械、呆板,画家又把路两旁的树木略微倾斜,近处的树木高大而稀疏,远处的树木稠密而缩小,树木向前延伸,看不到尽头,从而把画面拉得深远,造成了整个画面的立体感。  相比之下,中国绘画“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明显具有自己的不同特色。在南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提出:“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以目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於寸眸,诚由去之稍阔,

5、则其见弥小。”11可见那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而画家在作画时,通常又会与所画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视野比较开阔,可以自由选取角度进行作画,步步观、面面看,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所得出的形象也会有所不同,运用这种透视方法作画,画面的效果也会显得更加生动多样。传为唐代王维所撰的《山水论》中提出处理透视关系的要诀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即是按照“以大观小”的透视方法总结出来的一般山水画中景物的比例关系,它超越了“焦点透视”的局限,画家在作画时,

6、不但要画出眼中所见之物即“所知”,还要画出心中所见之物即“心中意念之物”,在这种创作方法下形成的作品必然是小中见大。  中国古典绘画的这种“以大观小”的透视方式,其要旨在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体现得尤为集中。宋代画家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事实上,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采用的就是“以大观小”的多角度透视方法,画面主要描绘了以虹桥为中心的古代汴京东郊的风景,包含着人物、街道、房舍、虹桥等众多的形象,而运河上的船只、运河两岸的小摊贩等丰富热闹的

7、场面则散落在一个画面上,画面的效果显得流动而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古代汴京繁华的生活场景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画家如果采用西方的“焦点透视”的方法,就只能表现一个视点周围的景象,而视点以外的景象则会随着视线的推移而在极远处消失不见,这样画面的效果就不会显得那么全面丰富,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古代汴京城那种热闹非凡的场面了。  此外在中国画中,画面远处的风景和人家不是往远处延伸,而是在近处事物的上面呈现,与近处事物构成了一个整体,处在一个平面上,这也符合中国绘画的“远拉近”原则,反映到画面上,就是把远景当作近景来画的一种夸张处理的方法11。例如,在仇英

8、的《吹策引凤阁》中,画面中远处台阶上的人物显得比较大,而近处台阶下的人物却显得比较小,这与我们视觉上远近距离的事物形象不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