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

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

ID:12669963

大小:1.08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_第1页
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_第2页
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_第3页
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_第4页
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物学报43(4):372~381,1997ActaZoologicaSinica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的初步研究郭晓鸣朱松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摘要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克氏原螯虾的幼体发育。详细描述了第一至第三龄幼体发育的形态特征。关键词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baridae)的淡水虾类。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Pennak,1953),后由美国移植到日本的本州,30年代末期由日本人引入我国南京附近(陈义,1947;李文杰,1990),现已分布至十

2、几个省市,成为归化于我国自然水体的一个种。最近十几年,种群发展很快,在有的湖泊和地区已成为优势种群,是重要的水产资源,受到水产工作者的关注(沈嘉瑞等,1976;舒新亚,1989;李文杰,1990)。Huner(1984)、魏青山(1985)和舒新亚(1991)进行过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研究,Penn(1943)进行过生命史的研究。有关这种虾的幼体发育研究,目前国内外还未见详细报道。作者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克氏原螯虾的幼体发育,详细描述了从第一至第三龄幼体发育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克氏原螯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在我国深入开展克氏原螯虾生物学研究积累科学资料。1材料和方法实验于1992

3、年2月~1993年7月间进行。在洪泽湖捕得的带卵克氏原螯虾,带回实验室水族箱中饲养,饲养用水是静置24小时的自来水。待母虾腹部所带的卵孵化为幼体后,将幼虾从母体上分离,移入1000ml玻璃烧杯中饲养。每天换水并用充气泵补充溶氧,保持水质清新。换水前先检查幼体脱皮情况,记录个体数。自发育至第二龄幼体后,用克氏原螯虾成体的肝脏和肌肉喂养。不同发育期的标本用75%酒精固定,解剖后制成封片,在显微描绘仪下绘图。2结果和讨论克氏原螯虾的全部体节在卵内发育时已经形成,孵化后不再新增体节,幼体孵化时,具备了终末体形,与成体无多大区别,仅缺少一些附肢而已。刚出膜的幼体为末期幼体(postlarv)(堵南山

4、,1987),也称为第一龄幼体(firstinstar),以后每脱一次皮为一个龄期。第一次蜕皮后的幼体称第二龄幼体(secondinstar),第二次蜕皮后的称第三龄幼体(thirdinstar),余类推。从幼体到成体共需蜕皮11次(Huner,1984)。兹将第一龄至第三龄幼体发育的形态特征作如下描述,除第一龄外,各龄幼体仅描述与前一龄在1996204205收稿,1997204220修回形态上的变化。额剑(rostrum)第一龄幼体(下略为F):短小,向下弯曲,位于两眼之间,无刺和毛(图3∶25)。第二龄幼体(下略为S):增大,两侧内缘隆起形成脊,末端具1角刺,两则内缘具数根羽状刚毛(图

5、3∶26)。第三龄幼体(下略为T):继续增大并伸直,脊两侧着生刺毛,羽状刚毛减少为每侧3根(图3∶27)。第一触角(antennule)F:1对,双肢型。原肢4节。内肢3节;外肢4节(图1∶1)。S:内、外肢各6节,具数根羽状刚毛和刺(图1∶2)。T:内肢12节,外肢14节,刚毛继续增多(图1∶3)。第二触角(antenna)F:1对,双肢型。原肢2节,内肢鞭状,约32节;外肢扁平,内缘及末端具刺毛列(图1∶4)。S:内肢增长约40多节,外肢内缘及末端已发展成羽状刚毛列(图1∶5)。T:内肢增长约80多节(1∶6)。大颚(mandible)F:1对,单肢型。门齿6个,臼齿3个,但未长出。内

6、肢3节,棒状,第3节向内弯曲,末端具刺20枚,无外肢(图1∶7)。S:门齿、臼齿已长出,臼齿4个(图1∶8)。T:门齿明显增厚变硬,有门齿7~8个,臼齿5个(图1∶9)。第一小颚(maxillula)F:1对,单肢型。原肢片状,具内外两片。内片长方型,较外片大,末端及两侧具刺;外片末端钝圆,两侧具刺。内肢短小,不分节,无刺毛,无外肢(图2∶10)。S:原肢内片外级具3根羽状刚毛,内肢末端具一向内的长刺,基部具3根羽状刚毛(图2∶11)。T:羽状刚毛和刺毛增加(图2∶12)。第二小颚(maxillae)F:1对,双肢型。原肢内侧形成4个片状突起,末端各具数枚刺。内肢细小,不分节,无刺毛;外肢

7、为一宽大片状突起,成为颚舟片(scaphognathite),具羽状刚毛刺(图2∶13)。S:内肢具数根羽状刚毛(图2∶14)。T:刚毛和刺毛增多(图2∶15)。第一颚足(firstmaxilliped)F:1对,双肢型。原肢片状,具1羽状刚毛和4枚小刺。内肢细小,不分节,无刺毛;外肢粗大,分8节,第1节宽大,呈片状,两侧缘着生羽状刚毛,后7节鞭状,每节具5枚小刺(图2∶16)。S:刚毛增加(图2∶17)。T:刚毛继续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