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七下秋天集体备课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下秋天集体备课教案

ID:12669629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鄂教版语文七下秋天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鄂教版语文七下秋天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鄂教版语文七下秋天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鄂教版语文七下秋天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七下秋天集体备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天(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 说秋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

2、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绚丽。同学们,现在我们这儿正值秋天,你能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也可以用学过的诗句表达),学生发言后,老师补充:在劳动者的眼里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喜庆的日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秋天》 二、 读秋1、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语段朗读。教师出示朗读要点: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2、学生配乐试读,其他学生评价。3、听录音朗读。4、学生齐读。5、背诵(填空式,课件出示) 三、 品秋   1.找出诗中共描写了几种景物?2.思考这几种

3、景物组成了几幅画面?3、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想像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这幅图画,并给这幅图取个名。 4、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5、通过画面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 唱秋好的诗就是一首歌,听《春天在哪里》,小组合作把《秋天》改写成歌词《秋天在哪里》然后唱歌。  五、写秋我们学习了优美的诗歌,欣赏了美丽的画面,下面就该我们描绘我们自己的秋天了。    以“秋天”为题写一段描景抒情的文字.(最好以诗的形式来写) 六、作业:     摘抄以秋为内容的文字,并做点评。 七、板书设计:                  

4、   农家丰收图     (栖息) 秋 天       霜晨归渔图     (游戏)                         少女思恋图     (梦寐)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

5、、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

6、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

7、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