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考博2008年语言学理论真题答案

川大考博2008年语言学理论真题答案

ID:12668354

大小: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8

川大考博2008年语言学理论真题答案_第1页
川大考博2008年语言学理论真题答案_第2页
川大考博2008年语言学理论真题答案_第3页
川大考博2008年语言学理论真题答案_第4页
川大考博2008年语言学理论真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大考博2008年语言学理论真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语言学理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原则:语言学中的“经济原则”这个术语是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在其《普通语言学纲要》中提出来的,在此之前,语言学家用省力原则这个术语来解释语音中的同化现象(如浊音清化)、词尾的浊音清化、词尾的脱落等共时和历时现象。马丁内在最初是把语言的经济原则看做语言演变的规律来看待,可以说这是“经济原则“的本质。“经济原则”即是:在表意明晰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效率,尽量采用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这一原则对语言的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在语言的构词、句法、修辞等方面都可以观察到经济原则的作用。如:缩略

2、词的广泛采用,“中国政协”是“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复合词代替词组,如“蚕食”比喻“像蚕一样进食”,“冬眠”指“在冬天休眠”。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我的眉毛像姑姑(的眉毛)”。借代的广泛使用,如“国手”中“手”代指“国家级优秀排球运动员”。这些例子都是在语言的使用中采取经济、省略的方式达到高效率的交际而产生的语言形式的演变。2构式(09年)3配价(09年)4家族相似近代哲学家在传统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Resembalance)。他认为范畴的成员不必具有该范畴的所有属性,而是AB、BC、C

3、D、DE式的家族相似关系,即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至少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属性。范畴成员的特性不完全一样,他们是靠家族相似性来归属于同一范畴。而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形成和变化发展的。家族相似性在语言研究的词类、句法、、修辞、语音等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举个例子,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属于同一词类的各个词在语法性质上有程度不同的相似性,其中有些词在分布上有较多的相似性,它们成为这一类词的典型成员,而有些词跟其他词在分布上相似性较少,它们成为这一类词的非典型成员。这也

4、就是说,词类是一种原型(prototype)范畴,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语法性质上的种种相似性而概括出来的。5语义特征“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是从语义学中借来的,原指某个词语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语法研究中借用“语义特征”这个概念的作用有二:一是,用以解释造成同形多义句法格式的原因;二是,用以说明在某个句法格式中,为什么同是动词,或同是形容词,或同是名词,而有的能进入该格式,有的就不能进入该格式。语法学中所讲的某一小类实词的“语义特征”是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其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它小类实词的“语义要素”

5、。实词的这种语义特征都是结合具体的句法格式概括得到的,而不是离开具体的句法格式单纯从词义的角度分析概括得到的。如果离开具体句式,单纯从词义的角度概括出的语义特点,不一定具有句法上价值;同时某些实词是否具有某种语义特征,只有结合具体的句法格式才能确定并概括得到。总之,语法研究中使用语义特征分析,主要着眼于分析概括同一句法格式的各个实例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实词所共有的语义特征,用来解释、说明代表这些实例的句法格式之所以独具某种特点,之所以能足以将该句法格式跟与之同形的句法格式加以分化的原因。二指出下列语言学论著的作者及国籍。1《波尔

6、·罗瓦雅尔语法》(安托万·阿尔诺和克洛德·朗斯诺)(法国)2《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洪堡特)(德国)3《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瑞士)4《语言论:语言的本质、发展和起源》(叶斯柏森)(丹麦)5《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安托万•梅耶)(法国)6《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爱德华﹒萨丕尔)(美国)7《语言研究导论》(布龙菲尔德)(美国)8《结构句法基础》(吕西安•泰尼埃尔)(法国)9《现代语言学教程》(查尔斯•弗朗西斯•霍凯特)(美国)10《语言共性与语言类型》(伯纳德•科姆里)(英国)三简述你对“

7、格语法”的理解。格语法(CaseGrammar)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C.J.Fillmore)在60代中期提出来的着重探讨句法结构与语义之间关系的一种语法理论和语义学理论,是生成语法的一种。格语法是着重研究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在该语法里,动词被视为句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与众多不同的名词短语有着一系列的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格”。具体地讲,传统语言学中的格只是表层格,其形式标志是词尾变化或者词干音变,这是某些屈折语的特有现象。如德语的四格。在汉语中,名词和代词没有形态变化,所以没有格。格语法中的“格”是“深层格”,它是

8、句子中体词(名词,代词等)和谓词(动词,形容词等)之间的及物性关系(transitivity),这些关系是语义关系,它是一切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实际问题中究竟设置多少格,完全根据问题需要和运用是否方便来定。菲尔墨建议采用9个格。①施事格:事件或行为的执行者、行动者、表现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