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52479
大小:23.58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18
《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
2、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王君、白冰、王柏沙、付宝争、王方、姜宝琦;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张先民、刘英、黄芝娴、穆丽杰、赖邦柱。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北京中青家政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五、本《标准
3、》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06年1月17目起施行。1.1职业名称家政服务员1.2职业定义根据要求为所服务家庭操持家务照顾儿童、老人、病人、管理家庭有关事情的人员。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1.4职业环境条件具有相关职业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有相应的教学经验。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6基础文化程度初中毕业。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1.7
4、.2培训教师具有相关职业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有相应的教学经验。1.7.3培训场地与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具有常见的电器、家用电子产品及国家燃具操作间,相关的教学用具和设备。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毕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半年以上者。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
5、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1.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理论知识考试合格参加技能考核。技能考核分项目进行。 申报初级家政服务员,鉴定
6、的考生须考"家庭礼仪"、"操持家务"、"看护婴儿"、"照料老人"、"护理孕妇"六个项目,六项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申报中级家政服务员鉴定的考生,"家庭礼仪""操持家务""护理老人""护理孕妇""产后新生儿"为必考项目。"保育婴幼儿""护理病人"为选考项目,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考其中的一项。五项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申报高级家政服务员鉴定的考生须考"社会礼仪""家务管理""家庭教育""家庭休闲与娱乐"四个项目。四项满分合计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
7、每个标准考场每20名考生配备1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每5名考生般配被名考评员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min。技能考核:初级不少于120min,中级不少于120min,高级不少于180min。 1.8.6鉴定场地及设备 理论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考核场地必须有常用家用电器、家用电子产品及家庭用燃具及相关的用具设备。 2.基本要求2.1职业道德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1.2职业条件(一)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维护社会公法 (二)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 (三)守时守信、尊老爱幼、勤奋好学、精益求
8、精 (四)尊重用户、热情和蔼、忠诚本分。2.2基础知识 2.2.1法律知识 (一)公民权利和义务 (二)劳动法常识 (三)妇女权益保护法常识 (四)未成年人保护法常识 (五)消费者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