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病害检测 免疫学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

鱼类病害检测 免疫学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

ID:12652349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鱼类病害检测 免疫学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_第1页
鱼类病害检测 免疫学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_第2页
鱼类病害检测 免疫学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_第3页
鱼类病害检测 免疫学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_第4页
鱼类病害检测 免疫学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类病害检测 免疫学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鱼类病害检测免疫学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文章编号:1004-0374(2007)04-0396-03·“973”项目·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相建海*,刘保忠(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10随着捕捞资源的急剧衰减,水产养殖已成为国际社会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蛋白质需求而普遍采纳的主要举措。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但病害发生严重制约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病害导致的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过百亿元

2、。此外,药物滥用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还造成了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增加及养殖环境恶化。开展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基础研究,对支撑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确保我国21世纪食物安全,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引领我国渔业经济发展和水产科学的创新都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1 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防治国际最新研究进展1.1 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和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为本领域学科新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知识基础 基因大规模测序技术的成熟,大大促进了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的丰富,基因组学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遗传分子特征;而蛋白质组学研究则为揭示动态的生命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认识。疾病蛋白质组学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疾病了解深入到了系

3、统的分子作用水平,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新药研发等提供了重要的高灵敏和高通量的技术途径。101.2 病原致病相关因子被作为免疫防治和新药筛选的关键分子靶位 病原致病性相关的功能基因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一些重要的医学和畜禽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毒等宿主细胞受体是抗病毒药物筛选和病毒疫苗研制的关键靶点。海洋生物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已开始受到人们关注,鱼类弹状病毒(VHSV)成为第一个发现了其细胞受体的鱼类病毒,对虾WSSV蛋白VP28等在病毒感染初期起重要作用,并被尝试用作口服疫苗来提高对虾在WSSV感染中的存活率,一些重要海洋病原菌致病基因也被发

4、现和鉴定,这些新发现为揭示病原致病机制及疫苗研制提供重要基础。101.3 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给水产动物疾病传播和流行爆发机制提供令人信服的诠释 重要疾病病原,如SARS病毒、HIV、禽流感病毒等的分子流行病学成为疫苗和药物开发以及治疗和管理基础研究领域的热点。掌握分子流行病学证据,评估病原致病基因变异性和流行趋势,是保证抗病新药或新疫苗研发方向正确性的关键。病原基因变异导致水产疾病流行变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如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揭示目前全球流行的对虾WSSV有一个共同起源,其基因组存在一段13kb以内的高变异区,对该高变异区的精细分析揭示了WSSV可能的最初发源地和流行爆发

5、途径。这些进展为病原微生物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关键基础条件。1.4 无脊椎动物先天性免疫体系关键分子结构和功能成为发现免疫抗病途径的新突破点 先天免疫与其Toll-like受体研究成为近年来免疫学中热门话题,在模式动物的研究上已揭示无脊椎动物先天性免疫能对侵袭的病原进行“异己”识别,然后经免疫信号调整放大和信号转导,最终激活效应物反应系统消灭入侵者,这一完整过程形成先天免疫反应基本框架。免疫清除的体液效应物系统研究得较深入,发现有3大类,包括抗菌肽、黑化系统和凋亡相关基因。近年来在对虾WSSV感染中观察到拟免疫应答过程(quasi-immuneresponse),VP28作为预防WSS

6、V感染的实验就利用了该原理,该过程被收稿日期:2007-06-13基金项目:“973”项目作者简介:相建海(1946—),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jhxiang@ms.qdio.ac.cn第4期相建海,等: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39710归结为无脊椎动物的免疫致敏或免疫记忆机制,也在其他无脊椎动物中得以证实。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的分子基础,为病害免疫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1.5 鱼类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为免疫防治提供新的关键技术支撑 国际上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和补体系统的组成、激活与放大以及免疫球蛋白、主要10组织相容性复

7、合体(MHC)基因和10重组活化(RAG)基因结构与功能以及免疫细胞因子基因的鉴定等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目前,发现鱼类至少存在4种免疫球蛋白,其生物学功能和意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病原感染影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表达。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鱼类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的细胞与分子基础以及调控机制,为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提供新思路、开辟新途径。1.6 免疫防治成为水产动物病害控制的主流方向 在适应性免疫和病原致病性的关键分子研究基础上,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