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27003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我国冰箱市场总销售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冰箱市场总销售量分析2012-7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季度国内冰箱市场销售量总规模达835万台,同比增长0.2%;完成销售额212亿元,同比增长-1.4%。相较于2009年与2010年冰箱市场的火爆行情,冰箱市场2011年开年表现差强人意。这一数字在监测网络中也得以充分的反映。对全国746个市县5932家门店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3月份冰箱零售量同比增长仅为3.8%,零售额虽免于负增长,同比也仅增长2.5%。 智研数据研究中
2、发布的:2011-2015年冰箱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自从国家实行“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以来,冰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销售一年一个台阶的大幅攀升,成为了政策受益最大的品类之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冰箱的终端零售量为2917万台,同比增长11.9%;2010年冰箱零售量达到3516万台,同比增长20.1%。从零售额上来看,2010年冰箱零售额已突破800亿元,达到857亿元,同比增长24.1%。但是在连续两年大涨的基础之上,2011年冰箱增长疲态显现,增长速度明
3、显放缓。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季度国内冰箱市场销售量总规模达835万台,同比增长0.2%;完成销售额212亿元,同比增长-1.4%。相较于2009年与2010年冰箱市场的火爆行情,冰箱市场2011年开年表现差强人意。这一数字在监测网络中也得以充分的反映。对全国746个市县5932家门店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3月份冰箱零售量同比增长仅为3.8%,零售额虽免于负增长,同比也仅增长2.5%。2011年冰箱行业正式告别大盘式增长,市场增长回归理性。预测,2011年全年国内冰箱零
4、售量为3818万台,零售额为937个亿,同比增速放缓为8.6%和9.3%。 虽然冰箱市场的增长有明显放缓的迹象,但反观冰箱市场内部,产品结构的升级趋势却在日益强化和提速。月度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单门和双门表现乏力,零售量同比增长为-2.7%和2.2%;而三门、多门以及对开门冰箱却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三细分品类冰箱同比增幅为66.1%、68.0%和69.5%。2011年一季度,这一情况依然在延续。在整个冰箱行业中零售量占比最大的双门冰箱正在加速萎缩,同比2010年零售量下降11.1
5、%。三门多门对开门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步伐,零售量同比增长41.9%,53.8%和25.6%,三门冰箱替代双门冰箱的态势非常明显。与此同时,三门及以上冰箱的地位正在急剧膨胀。 2011年一季度,三门及以上冰箱的零售量已占到整个冰箱零售量的39.2%,从零售额上来看已经超过了50%,达到58.5%。传统意义上的高端冰箱已经开始主导冰箱全局。月度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各品类冰箱均价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相较于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双门、三门、多门以及对开门冰箱的终端零售均价分别
6、下降5.5%、15.0%、9.8%和12.3%,在CPI高启,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冰箱市场竞争激烈,终端零售价格下降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2011年3月,双门、三门、多门以及对开门冰箱的零售均价为1973元、3393元、8140元和7377元,与2010年12月相比除多门冰箱外价格均成下降态势:双门冰箱,三门冰箱及对开门冰箱下降幅度为5.4%,1.3%,2.2%,多门冰箱保持价格平稳,小幅增长1.3%。如果分内外资品牌来看,显然国内品牌下降更彻底。2011年3月份国内外冰箱品牌均价份额为23
7、96元和4653元,相比于2010年12月的均价下降幅度分别为3.3%和7.1%。 国内品牌更习惯于采用价格战术夺取市场这一策略。一些主力的国产品牌更是推出了一些极具性价比的机型。 从2010年开始的冰箱的持续降价是因为企业抢占市场而发动的市场策略。未来几年,冰箱将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白电品类,新一轮的大洗牌将从今年开始。因为在今年整体 市场增长趋缓的状态下,较低的市场增长将不能与企业较高的增长目标相匹配,近两年的冰箱的大盘式增长将向侵蚀性增长转变。 目前冰箱市场的
8、主要参与者分为内资和外资两派。外资主要参与者为西门子,LG,三星,松下,博世等。内资以海尔,美的,美菱,容声,新飞,海信等为代表。外资相应定价较高,在高端的三门,多门以及对开门冰箱上有较强的产生设计能力和品牌支撑力。在中低端市场则主要以国内品牌竞争为主,商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在前十名品牌中,国内品牌占据6席且整体实力较强,零售量份额占到了整个冰箱行业零售量份额的70.3%,具备左右冰箱行业走向的实力。各个品牌为了跳出同质化,同时以差异化的产品作为抢占外资份额的主要手段,纷纷加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