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ID:12625172

大小:18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8

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_第1页
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_第2页
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_第3页
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_第4页
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戴明龙张明波摘要:为了向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提供基础水文支撑资料,依据长江主要干支流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的降雨径流时空分布规律,长江流域径流深的分布情况、干流主要控制站径流的组成、年际变化及丰枯特征、年内分配特征等。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年径流深地区分布及年内径流分配不均;支流径流年际变化大、干流变化小,常出现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情况。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分布特征应在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时予以重视。关键词:径流;地区分布;年际变化;年内分配;长江流域中图法分类号:T

2、V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179(2013)10-0088-04Researchon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lawofrunoffinYangtzeRiverBasinDAIMinglong,ZHANGMingboAbstract:InordertoprovidebasichydrologicalsupportdataforcomprehensiveplanningrevisionofYangtzeRiverBasin,basedonthemeasure

3、ddataofmainhydrologicalstationsofmainstemandtributariesofYangtzeRiver,th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lawsofprecipitationandrunoffareanalyzed.Themainanalysiscontentscontainthedistributionconditionofrunoffdepthinthebasin,runoffcompositionofmainhydrological

4、stationsofthemainstem,inter-annualvariationofrunoffanditscharacteristicsinfloodseasonanddryseason,andannualdistributionofrunoff.Theanalysisresultsshowthattheregionaldistributionsofannualrunoffdepthandtheannualrunoffareuneven;theinter-annualvariationofrunof

5、fintributariesislager,butsmallerinmainstem,andconsecutivewetyearsordryyearsoccurfrequentlyintributaries.Thes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runoffshouldbeconsideredinthecomprehensiveplanningrevisionofYangtzeRiverBasin.Keywords:runoff;region

6、aldistribution;inter-annualvariation;annualdistribution;YangtzeRiverBasin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53mm,主要由降雨补给,虽然河源地区有高山融雪、冰川径流补给,但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径流的地区分布基本上与降水一致,受气候、降水、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影响,既有地带性变化和垂直变化,也有局部地区的特殊变化[1]。同时,受降雨的年际变化影响,径流还呈现出较显著的年际变化。1径流地区分布长江流域年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匀,总体而言,南岸大于北岸,下

7、游大于上游[2],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径流深大于1200mm的多水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大巴山南部、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小于300mm的低值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长江下游北岸支流滁河。峨眉山、二郎山为全流域最大径流深高值中心,处在“雅安天漏”的气候区内,雅安西南方向的荥经和天全站径流深高达1606mm和1580mm,大巴山南麓和长江下游黄山附近各有一个高值区,黄山站(山岔)径流深达1554mm,旌德站径流深1593mm。若以接近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的500mm等值线来划分多水区与少水区,则等值线沿大巴

8、山、米仓山、龙门山东北麓于岷山折向正南,在九顶山西北背风坡西北偏北向经岷江上游西南沿邛崃山、鲁南山绕行五莲峰至乌蒙山。等值线以西、以北地区属少水区,长江河源为全流域径流深最小的地区,不足50mm,通天河玉树以上多在200mm以下[2],直门达站以西仅100~200mm;等值线以南、以东地区为多水区,除少数地区外均大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中下游地区年径流深大多为600~1200mm。地形对流域径流的地区分布影响很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