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模板)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模板)

ID:12615334

大小:76.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7-18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模板)_第1页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模板)_第2页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模板)_第3页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模板)_第4页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模板)篇一: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论文试论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申请人:学科:指导教师:2010年10月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层次姓名学号一、毕业设计题目二、毕业设计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三、毕业设计基本要求:指导教师: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考核评议书 2论文题目:试论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学科: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081秋申请人:指导教师:摘要绩效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90年代传入中国,以其完善的体系、优美的流程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深得管理者们的喜爱,被管理学家誉为管理者的圣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时间的基本逻辑,绩效管理通过鉴别员工贡献,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以有效激励员工,是企业更有效率。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公司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 近年来,绩效管理受到了国内企业“趋之若”的追捧,尽管采纳了最前沿的绩效管理理念,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实施效果并不尽人意,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流于形式,普遍面对的一个困境是:绩效管理不仅没有有效激励员工,认同绩效管理理论,反而使员工对企业缺乏一种归属感,组织的凝聚力降低。中国企业必须探索出适应中国企业实际的简单适用的“中国式”绩效管理,简单照搬照抄西方模式很有可能带来的是劳民伤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应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当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存在许多不足,亟待改进,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为绩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好基础。绩效管理;SMART原则;绩效管理指标;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类型:理论与应用研究摘要AbstractPerformancemanagementoriginatedinthe1970sand1990sAmericawasintroducedintoChina,withitsperfectsystem,daintinessandcontinuousimprovementinthevirtuouscycleofmanagers,istheholygrailofmanagementexpertsasmanagers.Asthehumanresourcesmanagementtheoryandbasiclogic,thetimeofperformancemanagementthroughidentifyingemployeecontribution,rationaldistributionofincome,andtomotivateemployees,ismoreefficient.Performancemanagementhasbecometheworld’smosteffectivetoolofstrategicmanagementcompany.Inrecentyears,performancemanagement,influencedbydomesticenterprise“isthe”big,althoughiftheforefrontadoptedbytheperformancemanagementconcept,advancedtechnology,buttheeffectandunsatisfactory,notbyhigh-techteaching-assistingfacility,generally,isfacingadilemmaisnotonlyaneffectiveincentive performancemanagementstaff,identity,insteadofperformancemanagementtheoryofenterprisestaffsense,alackofcohesion.ChineseenterprisesmustbeexploredadapttoChineseenterprisesactualsimpleapplicable“Chinese”performancemanagement,simplecopywesternmodeislikelytobringiscostly.Undertheconditionsofmarketeconomy,effectiveworkoftheperformancemanagementinenterprise’ssurvivalanddevelopmenthastheimportantmeaningtoobtaincompetitiveadvantage,enterprisesshouldstrengthenperformancemanagement.Currentourcountryenterpriseperformancemanagementhasmanyinsufficiencies,improvement,thispapersummarized,andputsforwardspecificsolutionsfortheperformancemanagementandeffectiveworklaysgoodfoundation.Performancemanagement;SMARTprinciple,Performancemanagementindex,Theenterpriseperformancemanagement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Typesofpapers:TheoreticalresearchandpracticalapplicationIII目录目录1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1.1绩效管理的特点..................................................................................................51.2认识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42当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52.1目前多数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52.2当前绩效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53解决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53.1明确企业绩效管理目标,对绩效管理准确定位.....................213.2完善绩效管理指标,逐步推进绩效管理系统,吸引员工参与..................233.3抓住各层级重点,重视绩效反馈,建立健全绩效面谈和绩效申诉制度............................................................................................................................23 4绩效管理的模式要因企制宜并具有动态性,同时加强全程有效的沟通............................................................................................................................213.5.对目前流行的五种绩效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适用性的简析.......................................................................................................................21454结论...................................................................................................................................27致谢............................................................................................................................29参考文献............................................................................................................................31附录............................................................................................................................32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33声明V目录VICONTENTS CONTENTS1Preface................................................................................................................................X1.1DripIrrigationTechnology..........................................................................................X1.1.1DripIrrigationSystems........................................................................................X2RapidDevelopmentofLabyrinthDripIrrigationEmitters................................................X2.1StructuralDesignofLabyrinthDripIrrigationEmitters.............................................X2.1.1Theory...................................................................................................................X2.6BriefSummary............................................................................................................X7ConclusionsandSuggestions.............................................................................................XAcknowledgements..................................................................................................................X References................................................................................................................................XAppendices..................................................................................XAchievements...........................................................................................................................XDeclarationVIICONTENTS一、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绩效管理的特点:1、系统性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绩效管理不是一个什么特殊的事物,更不是人事部门的专利。它说到底还是一个管理手段,管理的所有职能它都涵盖: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所以,我们必须系统地看待绩效管理。2、目标性目标管理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员工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经理明确如何更好地通过员工的目标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支持帮助。同样,绩效管理也强调目标管理,目标+沟通的绩效管理模式被广泛提倡和使用。只有绩效管理的目标明确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努力才会有方向,才会更加地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绩效目标的实现,共同提高绩效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3、强调沟通 沟通在绩效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定绩效要沟通,帮助员工实现目标要沟通,年终评估要沟通,分析原因寻求进步要沟通,总之,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员工和经理持续不断沟通的过程。离开了沟通,企业的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许多管理活动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沟通出现了问题,绩效管理就是致力于管理沟通的改善,全面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意识,提高管理的沟通技巧,进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管理素质。4、重视过程绩效管理不仅强调工作结果,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仅关注结果,更强调目标、辅导、评价和反馈。认识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1、绩效管理的战略地位。绩效管理的战略地位,实际上是一个绩效管理的定位问题,即是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方向的问题,做好绩效,必须首先明确绩效的目标,使绩效管理定好位,使绩效管理从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个企业能否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是重要的,同样能否正确地实施战略也是重要的。那么绩效管理在企业战略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战略目标的实施必然通过组织体系落实到每个人头,通过发挥组织中人的作用来实现目标。绩效管理就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有效的目标分解和逐步逐层的落实帮助企业实现预定的战略。在此基础上,理顺企业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手段,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2、绩效管理的作用。 提升计划管理有效性,有的企业搞管理没有一定的计划性。管理的随意性很大,企业经营处于不可控状态,而绩效性管理则可以弥补这一问题。9CONTENTS因为绩效管理体制强调:认定合理的目标,通过绩效考核这一制度性要求,使组织上下认真分析每一季度的工作目标并在月末,对目标完成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加强各级部门和员工工作的计划性,提高公司经营过程的可控性。绩效管理就是要告诉你,该忙些什么,什么该忙,什么不该忙,不要瞎忙,有些忙是不必要的,甚至有些“忙”起不到好作用,还要起坏作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沉迷于具体的业务工作。不知道如何管人,如何发挥部门优势、部门优势,而绩效管理的制度性要求强迫部门主管必须制定工作计划目标,必须对员工做出评价,必须与下属充分讨论工作,并帮助下属提高绩效。绩效管理就是要设计一套制度化的办法来规范每一位管理者的行为。绩效管理体制正是提高管理者水平的一个有效方法。 发现企业管理问题。绩效管理是企业中运用最普遍的管理方法,也是遇到问题最多的管理主主题。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问题时,会遇到许多问题与矛盾。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可能自己的问题,以往不觉察,但恰恰这一问题正是影响他人的原因。而问题的暴露也会使企业找到其管理的方向。二、当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目前多数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目前,在大多数中国企业中,绩效管理仍然停留在按照“德、能、勤、绩”进行绩效考评的简单、模糊地模式之中。很多中国企业老总对绩效管理认识仅仅是在考核的层面上,他们期望将考核作为控制和约束员工的工具,并没有从战略管理、改善公司绩效的高度来看待绩效管理。高层管理人员仅仅将其视为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没有好的工具将公司的战略目标与绩效管理相连接;中层管理人员缺乏员工绩效管理的技术,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掌握必要的技巧以及对不同绩效结果的处理手段;基层员工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绩效和整体组织的绩效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部将员工绩效管理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来进行开发和实施,而且自身的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培训,并且过分着眼于文档管理。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既没有明确、具体的考核指标,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更没有考核结果的沟通;既没有明确严格的考核程序,也没有公开令人信服的客观依据,导致了对各类员工的考核最终都流于形式。“先进轮流当、奖励凭印象、晋升靠关系、考评走过场”是对当前工作考评及评定的真实写照。当前绩效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在大多数企业里,绩效考评中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忽视了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混淆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 10CONTENTS所谓绩效管理是指企业各级领导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对各级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实施、绩效考评评价、绩效反馈面谈、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绩效。系统规范化地搞好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第一有利于组织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落实和年、季、月度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第二促进企业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在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各岗位工工作效率,节能降耗,争创利润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有利于职工队伍的优化,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优秀人才和鞭策绩效低下的员工,最终促进组织和个人业绩的提升。 在中国,以往一些企业靠正确的决策,抓住市场空隙而获取暴利和快速成长的方法,在今天已经很难行通。现在企业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中国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他们认识到核心就在于企业员工能力的培养、提高,对员工业绩进行管理是提高员工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于是就采取了绩效考核,请来了咨询公司或智囊机构在企业中设立了项目组,不论企业处于何种状态,纷纷导入绩效管理,实施绩效考核,由于生搬硬套和与企业现实与文化的差异以及员工素质的低下而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病,很多企业不仅得不偿失,并且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应更多地依靠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工作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公司创利能力。绩效管理工作做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一项法宝利器,各级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偏重生产、注重短期利润、轻管理的做法无异于空中筑楼,长期下去,企业发展将会后期无力,最终被市场淘汰。传统的绩效考核则重点强调“事后的评价”,着眼于上级对下级的控制;其次绩效管理包括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核阶段、总结阶段,同时,包含了绩效计划制定、日常绩效指导与反馈、绩效考核及个人回报等四个环节的活动。目前,许多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绩效考核层面上,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实际上,从绩效管理流程上来看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它忽视了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体系过程。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考核和打分是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谈绩效言必称考核,谈考核言必称量化,似乎做了指标的量化,做了考核就是做了绩效管理。在许多企业中绩效考核工作是这样进行的:作为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者与协调者的人力资源部,将一些固定的表格发放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完这些表格并交回人力资源部。于是各个部门的经理们忙得不亦乐乎地在这些表格中圈圈勾勾,再加上一些轻描淡写的评语,然后就表中的内容与每位下属进行短暂的沟通,最后在11CONTENTS 每张考核表中签上名,考核工作就算是完成了。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虽然很多企业实施了绩效考核,但是每位员工包括考核者在内的内心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无人真正对待绩效考核和认识绩效管理。然而,现代企业中的绩效管理却指“绩效目标制订---时机绩效监控和指导---绩效评价---绩效改进”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第二,缺乏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太笼统无法具体、准确操作;中国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没有形成统一关联的、方向一致的绩效目标与指标链。很多中国企业没有从战略的维度去理解、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在绩效管理实践中许多企业的考核指标在设置上不够科学,主要表现为三点: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许多企业在确定考核指标时缺少考虑各种岗位的独特性,没有找出与每一个员IT作岗位关系最为紧密的关键指标加以深化和细化。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有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设置上,采用统一分数或指标中分数差别不大,没能突出重点。未能通过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使员工认识本岗位的工作重点并引导员工很好的完成岗位职责。考核指标不能及时调整。考核指标的设置没有根据岗位职责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工作内容变了,而考核的指标不变,体现不出新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 同时,在考核指标收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偏差,如考核指标与公司战略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承接;指标与指标之间缺乏相互关联的支持逻辑,不能解释公司的战略;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指标缺乏内在的关联性等。由于绩效管理技术的匮乏,对于绝大多数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而言,员工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划分不是十分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为加班而加班的现象严重,部门员工职位等级观念严重,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如果给每个人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目标,经常会造成内部不团结。企业中岗位层级较多,官僚思想严重,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部门墙,部门内部存在严重的“能者多干”等不公平现象。在实际的操作中大多用一些模糊、无准确定义的指标来考核员工,导致考核者无法正确地指导与准确地评估,造成考核中“人情味”,最终导致绩效流于形式。企业难以科学、准确的设置考核指标。第三,轻视反馈,只注重考核,缺乏沟通容易带有较强主观色彩;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绩效反馈相对说来是更为重要的一环。目前,企业中企业管理者评价下级员工往往是“以成败论英雄”。我们在一些企业会经常看到:在企业中一般都存在着多种职位多名员工。企业领导12CONTENTS 或人力资源部门一般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标准。就每一个部门而言,部门领导也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一个下属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这样,就造成了绩效考核中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考核者不能深入了解员工工作的特点,努力的程度和效果等方面,导致考核者可能对员工作出不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员工也可能不全面了解企业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在工作中弄错了努力方向,或者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提高绩效。 由于上下级员工之间绩效的有效沟通不足,导致上级与下级对实现工作目标的要求在理解上就产生了很大偏差。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下级员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是否进行事前与事中指导,完全是和管理者个人的管理风格有关。有的领导喜欢“一竿子到底,什么事都管”,导致下级员工完全依赖上级的指示办事,缺乏创新能力;有的领导则“凡事看结果,过程一概都不重要”。而下级则认为说少了的是“不关心我”,说多了的是“罗嗦”。同时,绩效考核的焦点绝大多数放在个人身上,有时放在小组上,而大多数问题与在于改进系统和过程本身,不在个人或小组上,这样的绩效考核使系统失去不断改进的机会。由于没有科学绩效评估作参照标准,很多企业在员工任用决策上也是跟着“感觉”走。很多企业老总对自己“感觉”的正确程度充满自信,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下面的人做的怎么样我是有感觉的,大家也是有感觉的”,然而,这种“感觉”是会有偏差的,而且偏差有可能会很大。在初期,没有主动与下属就本期内绩效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实施目标的措施、步骤和方法进行绩效计划面谈;过程中,也缺少围绕思想认识、工作程序、操作方法新技术应用、新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绩效指导面谈;在末期,缺乏对绩效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员工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和评估。绩效完成后往往仅限于公布考核结果,存在着注重考核,缺乏沟通的问题。第四,片面追求新颖的绩效管理工具。国内不少企业引入绩效管理时,不加选择,对于绩效管理和衡量的工具求新、求全,片面地以为新颖的、被大多数高绩效企业采用的绩效管理和衡量方式一定能够帮助自己的企业提高绩效,完全忽视绩效衡量方法所要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匹配程度。事实上,经济增加值、平衡积分卡等绩效管理工具不仅需要实施企业的管理和信息系统支持,还必须能够得到有关的外部信息。三、解决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明确企业绩效管理目标,对绩效管理准确定位;明确企业绩效管理目标。首先,要召开绩效动员大会。阐述绩效管理将采用的方法,绩效管理的实施部门、参与人员需要员工配合的13CONTENTS 地方以及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等,营造一种企业很重视的气氛。其次,一定要立足于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动机。绩效管理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薪酬、培训、晋升、职业发展等,在提高员工绩效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绩效,在企业绩效改善的基础上保证员工的发展,这样一个循环过程需要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考核不是目的,只是改善绩效的手段。目前,大多数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绩效薪酬的分配。而实际上,对绩效成绩的应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薪资的调整、绩效薪酬分配、层级晋升与职位调整、教育培训、激活沉淀和指导员工的职业发展。绩效管理准确定位即是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方向问题,具体可分为3个步骤:①企业战略定位,明确战略主题,建立战略图。确定公司级的考核指标;②确立企业主要业务流程、部门职责职能、关键岗位职责,明确绩效管理的基本策略和管理框架,确定部门的目标绩效管理子系统;③根据主要业务流程和部门及岗位职能职责,选取姗指标,并设计标准和权重,并形成绩效考核表和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绩效管理指标,逐步推进绩效管理系统,吸引员工参与;绩效管理指标的确定有很多方法,需要很多人协助,包括领导、专家等,还需要参考很多的历史资料甚至借鉴某些成功公司的经验,但与当事人就绩效管理指标进行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企业不一定要生硬地搬弄这些工具方法,只需选取一些自己实际能操作的指标即可,当然随着企业逐步发展,可以逐步地参考这些体系,将考核指标完善起来。但绩效管理指标的制定要必须严格遵守SMART原则。即:目标具体化,能够让员工明确具体要做什么或要完成什么;目标可以度量,员工知道如何衡量自己的工作结果;目标可以实现,没有超出员工的实际能力范围;目标是现实的,员工知道绩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并且是可以证明与观察的;目标有限性,员工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完成工作。员工的参与度将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的满意度。 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进,应注意:在准备阶段,明确绩效管理的参与者,在选择绩效考评方法时充分考虑管理成本、工作适应性和实用性,衡量和评价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要科学,明确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时间和步骤。在实施阶段,要注重收集信息,做好资料积累,如考勤记录、奖惩记录、关键事件记录、个人日常工作记录等,同时要加强沟通,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在考评阶段,要确保考评的准确性,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准确的资料数据为依据进行考评;要建立绩效评审系统和员工申诉系统,确保公平、公正性;同时还要注重考评结果的反馈。在总结阶段,一要做好月度、季度和14CONTENTS年度总结会;二要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诊断,包括对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考评指标、考评者和被考评者以及企业组织的诊断。同时,更要在考核方法上下大功夫,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分析。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认每个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及标准,并做好“三个结合”: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绩效考核不仅仅只有业绩考核,还应包含素质考核。业绩考核引导员工注重实效完成岗位职责;素质考核引导员工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团队精神。二者相辅相成,既突出重点,又互相促进,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和谐发展。 重点考核和一般考核相结合。企业在确定考核指标方向之后,应该确立重点指标和普通指标。对于影响大,难度大,关系到企业成果,体现岗位重要职能的指标,应设置为重点考核指标:对于影响较小,容易实现,完成时间较短的指标,应设置为一般考核指标。这样才能使设置的考核指标主次分明。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是企业绩效考核科学、合理、公平的前提,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对重点的,影响业绩的,权重大的指标都要采用可量化指标,一定要使员工非常清楚自己要干好什么事情。上级领导是如何进行考核的。定性考核是企业绩效考核人性化的表现,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要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采用比较灵活的考核方式。企业在设置绩效考核体系时,要注重考核指标的完整性,以定量考核为基础。把定性考核作为辅助,建立一套既科学又容易操作的考核指标及标准抓住各层级重点,重视绩效反馈,建立健全绩效面谈和绩效申诉制度; 要确保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就必须有高层领导的全面支持,员工的理解和认同,中层职能人员的全心投入。首先要获得高层领导的全面支持,绩效管理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各类资源投入,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盛行“人治”的组织环境下,没有高层领导的全面支持,进行绩效管理是会劳而无获的。其次需要一般员工的理解与支持。企业的一般员工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对象,在具体工作中,要从思想和组织上动员起来,要使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使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与企业发展和自身发展有密切联系,争取员工积极主动参与;要对员工的工作及时进行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员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不断改善和提高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由此将赢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必须寻求中层职能干部的积极投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既是被考评者,又是考评者,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在工作15CONTENTS中做为中层管理人员要明确职责及其相关权限和责任,并掌握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对绩效管理认识到位。绩效反馈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绩效。为了有效进行考评结果的反馈,应建立与员工面谈的制度。绩效面谈为主管与下属讨论工作业绩,挖掘其潜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上下级之间进行面谈,能够全面了解员工的态度和感受,从而加深双方的沟通和了解。本着对员工,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建立正式的申诉渠道和上级人事部门对绩效考核结果审查的制定。如果发生裁员或辞退事件,应整理相关的工作绩效考核书面材料,对裁员或辞退的原因做出解释,并妥善处理相关事宜。绩效管理的模式要因企制宜并具有动态性,同时加强全程有效的沟通; 绩效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具体模式上,要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能简单地说哪种模式更好更科学,但一定要因企制宜,结合本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员工状态等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创造,制定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模式。绩效管理体系不是一成不变、僵化的体系。绩效管理在实施中必然存在一些自身内在的缺陷需要在实践中改进。同时外部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大环境因素也对绩效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带来新的机遇。绩效管理方法实施后,公司要根据公司发展状况和员工的一些意见,进行不断修订改进,让方法更符合公司实际,更适应市场变化要求,更适应员工的需求变化。全程有效的沟通必不可少,它能够及时排除管理过程中的障碍,有利于提高绩效管理水平。首先,要做好绩效沟通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沟通主题、拟定沟通提纲、手机与绩效管理相关的信息资料等,从而使沟通有的放失。其次,采取适当的绩效沟通方法,提高绩效沟通的有效性。最后,在绩效管理的不同阶段,要做好绩效面谈。初期,应就绩效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步骤、方法进行面谈;在管理过程中,要围绕发现问题、存在的困难进行面谈;在末期,应就本期绩效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工作表现及业绩进行总结和评价;在活动阶段性完成后,将考评结果及有关信息反馈给员工本人。对目前流行的五种绩效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适用性的简析。1、“德能勤绩”考核法;这是我国民营企业运用最多,也是最能被企业管理层所接受的一种方法。它符合我国的传统思维和文化习惯,且简单浅显,更容易被员工接受。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人员倾向性的考核方法。因此,在KPI设定16 CONTENTS的时候很难将指标量化,不适合对一线工人或基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如果企业所有岗位的考核都运用这种方法,那么,很可能会将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种方法的适用性:适用于企业中层以上岗位的绩效考核;适用于企业年度综合绩效考核;适用于初创期或成长期内的企业绩效考核;适用于由国有企业转制而形成的民营企业。2、360度绩效反馈考核法;360度绩效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考核法”,它通过员工的主管、同事、下属、顾客和员工自己等不同主体的反馈来评价员工绩效。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看似完美,操作不美”。它的优点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在实际过程中,反而暴露种种弊端。特别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淡薄,很难发挥出理想中的提升员工自主性和自我控制、提升员工积极性和体现员工价值等优点;另外,“官本位”思想使大部分组织领导者难以从意识上接受来自下属的监督与批评,这就使得考核方法本身失去了公平民主,自然就失去了它的评价意义。最后,这种方法由于要求一个人由多个人同时进行考核,势必耗时耗财,并不是一般小企业所能承受的。由此,我们得出这种方法的适用性:适用于业务类岗位的综合绩效考核;适用于拥有大量年轻员工的高素质人才的企业;适用于成熟期且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适用于拥有丰富绩效管理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企业。3、目标管理法; 作为一种绩效管理方法和工具,目标管理法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仍然以它独特的目标量化理论而受到各大企业的认同和推崇。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认为企业大目标是通过最初设定好的若干个小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因此,该方法会对员工在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时产生激励效应,特别当大目标实现后,企业给予适当的报酬或奖励时,产生的激励效用更大。而随着这种环环相扣目标群的陆续实现又能使企业真正实现有效管理,且分工明确,考核规范。相反,也正是这个特点,同样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整天实现小目标会使企业过分强调短期目标,再加上实现长期目标的引导期长,到最后势必造成工作倦怠而淡化最终目标。又如,一整套分解好的目标群,若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某个目标有误差,想要及时修正或改变计划是很困难的,因此,该方法的动态性较差。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该方法的适用性:适用于有稳定的客户群或主营业务收入的企业;适用于初次建立绩效管理体制的知识型企业;适用于强调人性化管理的企业;适用于以项目管理为主要运营方式的企业。4、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是战略绩效管理的有力工具,自它创立至今,风靡全球。它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部分: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发17CONTENTS 展。其核心思想是:以财务为核心,从而实现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的结合。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在绩效管理中有效克服了单纯利用财务指标的局限,并有效地向企业管理层传达未来业绩的推动要素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对客户、内部运营、员工等方面投资来实现新的股东价值。该方法中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互为杠杆,相互促进,能使企业运营地非常健康,但同时,如此复杂的指标体系也往往会使员工由于抓不住重点而茫然无措,结果不了了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该方法的适用性:适用于不能直接创造主营业务收入的员工的综合绩效管理;适用于已经建立了工作说明书和KPI体系等基础性工作相当完备的企业;适用于培训体系比较健全的企业;适用于处于成熟期的高素质人才聚集的知识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5、PDCA循环绩效管理法。“PDCA’’ 即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该方法是从生产管理中借鉴而来,它所强调的“持续”、“循环”和“改进”的核心理念,与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如出一辙。当PDCA循环运用在绩效管理中时,就会演变成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简单易操作。它最大贡献在于帮助企业动态性、系统性地实现了绩效的持续改进,从而使企业绩效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同时,该方法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可以督促企业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并能引导企业在建立绩效管理体制时由结果导向型管理转变成注重过程型管理。该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始终进行着不断地改进,会使员工背负过大的压力而出现工作倦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该方法的适用性:适用于处于扩张期的生产型企业;适用于对员工素质要求不是很高的企业;适用于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KPI体系的企业;适用于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的水平上相对偏低,因此,变革是必须的,我们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下生存下去,就必须依靠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体系。四、结论绩效管理首先是一种管理思想,如果对这种思想没有充分理解,对于国内企业,无论是三跪九叩的虔诚,还是压感激涕零的顶礼膜拜,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即使有完美的工具和方法,它对中国企业的实际发展也未必有用。只有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中国企业管理者对这种思想充分领会理解,一些工具和方法上的不足可以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完善,它对中国企业就一定有用;同时需要企业的全面投入和辛勤努力,最后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绩效管理方法体系。这样中国诸多导入绩效管理的企业才能够真正的取到绩效管理的“真经”,唱出一出出“精彩好戏”。18CONTENTS参考文献[1]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黄河,《如何改进公司的绩效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3]于晶,《试论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4]余泽忠,《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曹煦,《中小企业绩效管理之研究》,中国商界,200819CONTENTS1XXXXX标题21.1.1标题3211.1CONTENTS22CONTENTS2XXXXX标题22.1.1标题3232.1CONTENTS24CONTENTS3XXXXX标题23.1.1标题3253.1CONTENTS26CONTENTS4结论与展望 结论部分着重总结出论文的创新点或新见解及研究展望或建议。4.1标题24.1.1标题327致谢致谢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和帮助的人士和单位。一般致谢的内容有:对指导或协助指导完成论文的导师;对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对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对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致谢言语应谦虚诚恳,实事求是。字数不超过1000汉字2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样例:[1] [2][3][4][5][6]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0-115.昂温G.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5795-1986.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7]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M]//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8]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9]高义民,张凤华,邢建东,等.颗粒增强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冲蚀磨损性能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 35:727-730.[10]PapworthA,FoxP,ZengGT,etal.Abilityofaluminumalloytowetaluminafibresbyadditionofbismuth[J].MaterSci&Technol,1999,15:419-428.[11]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2]姜锡洲.3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8[P].1989-07-26.[13]KosekiA,MomoseH,KawahitoM,etal.Complier:US,828402[P/OL].2002-05-25[2002-05-28].http://FF&p.[14]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Inc.HistoryofOCLC[EB/OL].[2000-01-08].http://.cn/periodical/qbxb.[16]ScitorC.Projectscheduler[CP/DK].Sunnyvale,Calif.:ScitorCorp,1983.[17]MetcalfSW.TheTortHallairemissionstudy[C/OL]//TheInternationalCongressonHazardousWaste,MarquisHotel,Atlanta,Georgia,June5-8,1995:impactonhumanandecologicalhealth[1998-09-22].http://atsdrl.atsdr.cdc.gov:8080/cong95.html.[18]31附 录附录附录编号依次编为附录1,附录2。附录标题各占一行,按一级标题编排。每一个附录一般应另起一页编排,如果有多个较短的附录,也可接排。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行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编号前加“附录1-”字样。32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已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已出版的专著/译著、已获授权的专利按参考文献格式列出。2)科研获奖,列出格式为:获奖人.项目名称.奖项名称及等级,发奖机构,获奖时间.3)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其它成果参照参考文献格式列出。4)全部研究成果连续编号编排。样例:[1]WeiZY,TangYP,ZhaoWH,etal.Rapiddevelopmenttechniquefordripirrigationemitters[J].RPJournal,UK.,2003,9:104~110.[2]魏正英,唐一平,卢秉恒.滴灌管内嵌管状滴头的快速制造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55~58 .[3]33附件: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系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如果本论文有摘抄他人的研究成果,被他人追究责任,则本人负全部责任,与指导老师和学校无关。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1.交回学校授予的毕业证书;2.学校可以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证书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读、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交通大学。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本声明的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篇二: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1.企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2.论现代企业的制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1.中的创新思维2.论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4.论房地产市场的营销策略5.乡镇企业转型问题研究以上5个题目可选一个,要求:论文的书写格式:1目录 2标题 3摘要 4关键词 5正文,加以论据 6注释 7参考文献。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谢谢了!希望以上网站能帮到你篇三:自考本科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文章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知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贡献度和重要性是越来越大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和人本管理也是更好利用沟通来使用这一差异和竞争性提高凝聚力的高明手段。1.2人本管理的环境条件1.2.1、优化管理环境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情绪及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管理学者一般把人本管理的环境划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自然因素如光线、色泽、噪音等组织中的人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主要是对动机、能力及情绪的影响;而社会环境则主要指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企业组织结构及规章制度,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及其竞争力。1.2.3、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就是其经营过程中推祟的基本理念与奉行酌行为准则。纵观现代企业发展的历程,企业的价值观大致经历了最大利润价值观、阳光利润价值观及社会互利价值观三个阶段,无庸讳言,三阶段的划分与取向似乎应该体现递进关系,但其实质是一样的,即追求利润是其本质,企业价值观的确定,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的价值对企业主体人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诸如:对他人与团体的看法,对企业决策及其管理方法的选择,对企业面临形势的判断,对企业目标的认同与组织管理措施的接受与适应,以及个人行为道德标准的选用与衡量。企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人的行为。如过于自信的个人行为,十分协作的团队行为,服从指挥的顺从行为,敢于负责的进取行为及其真知赤诚的诚信行为等。 1.2.4、建立适宜文化背景的企业文化在“人本管理”中,文化是一项重要的区别于动物与物质因素的要素,人是有情感与精神的动物,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深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因此,要实现“人本管理”,必须建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是企业特有的精神财富,并有着明显的物质形态,它包括观念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及文化产品。这些丰富的内容,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层次,不同层次的企业文化反映着“人本管理”的程度,也制约着“人本管理”的效率。1.3人本管理的核心:参与式管理参与式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假设理论,20世纪3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提出了“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工作以社会需要为动机,人们希望管理者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需要。自上世纪60—70年代参与式管理提出以来,管理理论家与管理者就参与式管理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理论异彩纷呈,实践多种多样。最具影响力也最能体现“人本管理”思想的参与式管理,是管理学家戴明的理论与思想。戴明认为,员工参与管理过程中“权力”、“信息”、“知识与技能”、“报酬”四大因素最为关键,也就是要给员工提供足够的用以做决策的权力,同时应该保证必要的信息能顺利地流向参与管理的员工处,而且要求参与管理的员工必须具备做出决策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必须要付给参与者一定的报酬,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并提高参与者管理的兴趣与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企业管理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观念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华和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指导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4页共8页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3.1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及我国企业管理理念的演变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中,普遍重视对人的研究,不同的管理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动机等不同的认识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每一次大的理论突破几乎都是基于对人的认识的飞跃,各种管理理论的不同,也多是基于对人的认识的不同。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第三阶段: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这一阶段,我国企业管理者开始选择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注重于企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对员工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以“财”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把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第一目标,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既重视产品的质和量,更重视对人的人性化管理,体现了人本性的特点。3.2 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进行具体管理的统领和前提,制订企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首先要确立正确、科学和合理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坚持员工重于产品,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理念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认为,在企业生产的诸要素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观念,坚持员工重于产品。企业管理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相互关系层面来认识。作为企业管理,直接目标是生产优质产品和取得经济效益,但最终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好的产品和服务,是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广义的人本管理目标,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弘扬人性的价值,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尽管我们不能把以员工为中心、员工的全面发展简单的理解为生产优质产品,获取经济效益的手段,但员工素质的全面发展,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活力的不断增强,肯定会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创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只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才能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客观环境。3.2.2、坚持顾客重于利润,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对企业而言,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最终取决于其产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营销管理的全部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需求,要围绕顾客这个中心来展开。以顾客为中心,不仅要了解、满足和引导顾客的需求,而且要树立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为了顾客的价值取向,形成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企业营销管理要以顾客为中心,吸引更多的顾客,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在人性化服务上下功夫,塑造企业总体形象来提高顾客总价值;二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与营销成本,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精神和体力的耗费,从而降低货币和非货币成本。西方营销管理学中关于吸引顾客、争取顾客、一切为顾客着想的观念,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3.2.3、坚持信誉重于市场,树立以信誉为中心的理念第5页共8页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企业的社会信誉、公众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所在。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关键取决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和应变能力,企业外部的核心环境是市场环境。企业直接处于市场环境之中,一切经济活动都与之紧密相连,企业只有通过市场把产品销售出去,取得效益,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信誉和市场,两者何为第一位,以何者为中心,如何处理两者关系,是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认为,企业经营管理必须树立正确的信誉观和辩证的市场观,以社会信誉为中心,实现企业的全面长远发展和市场的可持续拓展。信用是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企业信誉是企业进入市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企业只有首先取得社会信誉,才能在消费者心中扎根,这个根就是市场之根,因为真正的市场永远在消费者的心中。市场竞争,表面看是产品质量、价格、促销手段、广告宣传的斗法,实际上是企业的信誉、形象和企业价值观的较量,促销手段、广告斗法可以占据短期市场,但无法巩固扩大市场。只有树立信誉重于市场的观念,把企业的利益和社会利益、消费者利益有机融合在一起,把企业融入社会之中,把信誉融入消费者心中,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企业。这种企业信誉和价值观,才是市场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才能扩大市场占有率,进入未来市场许多成功的企业,都是靠企业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取胜。3.3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以“人”的管理和使用为根本,以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为核心,在增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上下功夫;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上下功夫。3.3.1、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方而,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打破旧的等级工资加奖金的分配机制,实行合理公平的新分配方式。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与激励体系,通过体系的运作,对每位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贡献大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员工学习、创新的热情,使职工安心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后劲。3.3.2、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所共同信仰的管理哲学、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的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企业员工获得朝气与活力的源泉,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必须构筑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与企业形象三者的有机统一。企业价值观是核心,企业精神是保证,企业形象是利器。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培育就会失去依托而变得盲目,企业形象也会因此而成为空壳。只有企业价值观,没有企业精神,做出的价值选择由于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而难以达到,形象的塑造难以实施到位。有了正确的价值选择与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把它通过形象塑造在市场上展示出来,也难以收到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人的一切行动内在力源于他的思想意识、情感、价值、自身需求等内在因素。其中情感因素最能左右一个人的变化。如果企业能够善待每一个员工,领导能够体贴关心下级,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与群众关系非常融洽,职工对你充满信任,其企业的凝聚力就会增强;相反,如果企业内部人员关系比较紧张,就会造成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产生心理距离。其结果最容易转化为一种对抗力和负影响力。企业领导干部要深入员工中间,经常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心理变化,帮助员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生活,把员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让企业职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凝聚力。总 结人本管理就是真正把人看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人的第6页共8页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发展,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人——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人变得更富裕、更文明、更有教养、更趋完美。在企业中,以人为本的管理能够营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人们常说“你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为人知的哲学,所谓“将心比心”,正是经营管理的金科玉律。人作为管理要素中的最主要的一个,他也是一切管理工作中各种客观因素和各个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有效活动,否则管理活动就缺少了存在的根据和动力。 因此,必须坚持人本管理,尊重人、关心人,特别是要注意开发人的潜能。在观念上和具体操作上,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应当从重视物的管理转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体恤民情,掌握心态,积极调整,促进稳定。对职工切不可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或高压政策。要认识到人不仅是生产要素,也是重要资源,更要把观念调整到“企业为人而存在”,企业靠人来动作求得发展的高度认识上来。以人为本的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第7页共8页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参考文献[1]刘熙瑞,赵平安.现代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电力企业管理[J]?国家电力公司,1999,.?[3]电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蒙古电力报,1999-02-18.[4]《市场周刊》2006年05期[5]沈明泓.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探究[J]新疆钢铁,2003,.[6]《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第8页共8页篇四: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雷蒙德,A”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莱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6-200.[2]加里,得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00一400.[3]K.韦恩,蒙迪,罗伯特.诺埃.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31一343.[4]劳埃德 .拜厄斯,莱斯利,鲁.人力资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13一264.[5]麦克纳,比奇.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170-211.[6]亚瑟小舍曼,乔治,勃兰德,斯科特.斯奈尔.人力资源管理[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33-343.[7]王琪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222-245.[8]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86一204.[9]冯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181一184[10]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课题组.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制度[M].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39.[11]刘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D].天津大学专业硕士论文2009:13-50.[12]毛国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招商银行战略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2009:11-30.[13]李艳丽.A银行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MBA学位论文.2010:16-30.[14]时肠.农业银行培训机制与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35:66.[15] 张淑红.中小餐厅企业,你知道如何招聘吗?[J].中国食品.2007.6:46-47.[16]雷虹.关于饭店员工流失问题的探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6-17.[17]邹韬.银行金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时代[J].2008.11:23.[18]倪凤明.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探析.河北金融[J].2008.:45.[19]习邹韬.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博弈论视角.统计与决策[J].2006.11:26.[20]张建国.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新金融[J].2006.5.[21]李志辉,郭军辉.论激励约束机制与商业银行竞争力之关系.现代则经[J].2006.5:34.[22]韩翠峰.A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甘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D].2009:12-23.[24]赵宇.基于EVA的辽宁工行二级分行绩效评价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D].2008:10.[25]吴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薪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厦门大学硕士毕业论文[D].2009:1-34.[26]中国工商银行镇江市分行课题组。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绩效考评机制探讨.金融论坛[J]2010:4.75.[27] 李黎、张柯.基于行动学习的人民银行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构建.西部金融[J].2008.3.37.[28]刘晓曼.民生银行薪酬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D].2010:23.[29]刘海霞.国有商业银行培训有效性评估模型研究,暨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D].2011:45.[30]PriceJ.L.ReflectionsontheDeterminantsofVoluntaryTurnover.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power,2001.12:15-141[31]Mobley19.HEmployeeTurnover.Cause,ConsequencesandControl.Addison-YPesley,1982[32]Jensen&Meekling.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es.l976,3:305-360.[33]http://www.hangzhou.com.cn/20050801/ca977218.htm。今年一线城市薪酬涨幅将超7.7%02006年1月05日[34]滕玉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7.[35]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版:5.[36]雷蒙德·A·诺伊等著,刘听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37] 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主编.《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38]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67.[39]王湘.《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8.23-25.阅读了《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人还阅读了以下内容: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举例服装设计参考文献经济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法律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014年护理参考文献格式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外文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