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144
大小:237.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6-22
《JBT9172-1999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其质量控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21.200J17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9172一1999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质量控制Gearnitridingandnitrocarburizingprocessanditsqualitycontrol1999-06-24发布2000-01-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IB/T9172-1999前言本标准是对ZBJ17001-88《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质量控制》的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J17001-880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2、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耀珍、陈秀玉、杨星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9172一1999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质量控制代替ZB117001-38Gearnitridingandnitrocarburizingprocessanditsqualitycontrol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齿轮渗氮(气体、离子)及氮碳共渗(气体、离子、液体)的有关术语、材料选择、处理设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本标准适用于合金结构钢和球墨铸铁制齿轮的渗氮、氮碳共渗以及45碳素结构钢氮碳共
3、渗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99-1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1818-1994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GB/T3077-1988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348。一工997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T434。一1984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GB/T5030-1985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GB
4、/T9451一1988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测定GB/T11354-1989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GB/T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法YB/T5148-1993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JJG74-1992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检定规程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3.1齿面硬度成品齿轮轮齿工作高度中间部位的齿面硬度。3.2渗层深度齿轮或试样经渗氮、氮碳共渗后,从硬化层表面垂直测至规定的硬度或显微组织处的距离3.3界限硬度值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4批准2000-01-
5、01实施lJB/T9172-1999为确定渗氮、氮碳共渗后齿轮的有效硬化层深度而规定的最低硬度值界限硬度值一(实际中心硬度+50),HVo3,4有效硬化层深度a)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后,于齿宽中部轮齿法截面上,在齿高中部沿垂直于齿面力向,自表面测至界限硬度值处的深度。b)试样渗氮、氮碳共渗后,于垂直渗氮表面的横截面上,自表面测至界限硬度值处的深度.4齿轮材料选择4.1冶金质量4.1.1化学成分、低倍和高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应符合GB/T3077,GB/T699的规定4.1.2晶粒度应采用本质细晶粒钢,按Y
6、B/T5148评定;当设计疲劳极限值位于GB/T348。疲劳极限区域图的上限时,晶粒度级别必须7级以上。4.1.3对有特殊要求的齿轮,按用户与制造厂双方协议执行。4.2锻坯质量与力学性能4.2.1锻造比:对承载能力高的齿轮,用钢锭锻成齿坯,锻造比应大于或等于5;用轧材锻成齿坯,锻造比大于或等于1.5,带状组织等于或小于2级(GB/T13299)。对形成白点敏感的材料及大截面的齿轮进行扩散处理,其它齿轮及齿轮轴按各行业规定执行。4.2.2齿坯流线应在齿坯纵剖面上沿外廓形状分布。4.2.3力学性能指标不得低于
7、GB/T3077,GB/T699,GBIT1348的规定值。4.2.4齿坯不得过热、过烧,其晶粒度级别不得低于原材料晶粒度级别。4.3渗氮、氮碳共渗齿轮材料作为渗氮齿轮用钢应含有Cr,V,Mo,AI等在渗氮温度下能形成稳定氮化物的元素,推荐材料如下:a)渗氮材料:40Cr,35CrMo,42CrMo,25Cr2MoV,18Cr2Ni4WA,38CrMoAlA及相近成分的钢材,珠光体球墨铸铁。b)氮碳共渗材料:45、40Cr,35CrMo,42CrMo,25Cr2MoV等。注:当齿轮设计的接触疲劳极限与弯曲
8、疲劳极限位于GBIP3480疲劳极限区域图的不同位置时.参见附录A(提不的附录)选择材料。5设备要求气体渗氮、氮碳共渗设备a)齿轮在有效加热区内加热时,其设备应能保证处理温度控制在预定温度110℃之内;b)渗氮、氮碳共渗炉氨的分解率应能根据工艺要求作适当的调整;。)渗氮、氮碳共渗炉应能根据工艺要求良好密封;气体应均匀接触齿轮表面,最好有流通装置;d)测试仪表的精度为。‘级(JJG74);e)氮碳共渗设备应具有充分燃烧、排出废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