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禽病流行现状和防治(论坛)

目前禽病流行现状和防治(论坛)

ID:12610626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目前禽病流行现状和防治(论坛)_第1页
目前禽病流行现状和防治(论坛)_第2页
目前禽病流行现状和防治(论坛)_第3页
资源描述:

《目前禽病流行现状和防治(论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前禽病流行现状和防治陈傅言(南京农业大学)我国畜牧业生产飞速发展,肉类和禽蛋产量均据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牧业将是加入WTO后的主要受益行业。但我国畜产品卫生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出口形式不乐观。一、目前禽的传染病发生的几大特点:1、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越来越不典型。2、目前许多疾病都有免疫失败的报道,并有日益增多的趋势。3、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多,而且较普遍。4、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非常普遍。5、持续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增多,有些疾病的宿主谱增多。6、很多病原发生抗原漂移和抗原变异。7、新病不断出现。8、人兽共患病增多。从IBDV生态学和分子流行病学

2、研究发现:1、张曼夫教授从全国24个省市搜集的IBDV分离物和毒株,经序列分析发现我国存在IBDV超强毒,未发现IBDV变异株。2、经对46株IBDV的VP2高变区分析发现,VVIBDV与细胞适应毒之间只有20-50个核苷酸差异,同源性只有88.3-94%,氨基酸差异15-32个,同源性仅为88.3-91.4%。3、VVIBDV毒株间只有2-18个核苷酸差异,同源性只有93.3-99.3%,0-9个氨基酸差异,同源性95.2-100%。4、据报道,欧洲只发现IBDV超强毒,未发现变异株;而美国发现变异株未发现超强毒。5、目前证明我国主要养禽地区以VVIBDV流行为主。6、据崔治中教

3、授报道,目前我国普遍应用的IBD中等毒力的几种疫苗都能够产生有效保护,但免疫后对法氏囊和胸腺等有不同程度的损伤。7、对新的IBDV毒株从国外传入检测有了新的依据,对从国外引入的弱毒株IBD疫苗要慎重,对多价IBD疫苗开发应慎重。8、应重视IBDV多重感染问题:已发现ALV-J和REV共同感染可显著延缓鸡对IBDV疫苗诱发的抗体反应,但不影响抗体达到最终高浓度,但严重影响感染VVIBDV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CAV感染也会导致IBDV感染后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重要疫病的致病宿主范围扩大:水禽如鸭、鹅等历来是ND和AI的贮主,正常水禽分离到NDV和AIV很容易,水禽普遍带毒不发

4、病。以前曾有从水禽分离筛选NDV作为鸡的弱毒疫苗。但近几年ND和AI造成水禽感染发病并流行,并损失严重。尤其是AI已证明可以造成人的感染并死亡。新城疫病毒的基因型:I型:主要从水禽和一部分从鸡分离的缓发型毒株。Ⅱ型:六十年代以前从北美分离的缓发型和中发型疫苗株。Ⅲ型:两个早期从远东分离的速发型毒株。Ⅳ型:第一次ND大流行从欧洲分离的速发型毒株和其后代变异株。Ⅴ型:70年代早期从进口鹦鹉和感染鸡群中分离的强毒株。Ⅵ型:60年代后期从中东分离的毒株及后从亚洲和欧洲分离的速发型毒株。第二次ND大流行归于Ⅴ型、Ⅵ型中,引起第三次ND大流行的鸽副粘病毒I型毒株归于Ⅵ型的一个亚型。Ⅶ型:起源于

5、远东,已引起了东亚和西欧的多次ND暴发,是正在发生的第四次ND大流行的起源。Ⅷ型:主要流行于南非。NDV研究发现,NDV有9个基因型,从全国主要养禽地区分离的大量毒株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1、我国80年代主要是以基因Ⅵ型为主,90年代以基因Ⅶ型为主(d、e亚型),鹅源NDV也是基因Ⅶ型。2、常规的ND弱毒疫苗Lasoda、V4可以完全保护鸡群抵抗NDV强毒的攻击。3、目前看来选择新的ND弱毒疫苗应慎重,NDV毒株毒力变化明显,但抗原性发生质的变化尚无证据。IBV从全国主要养禽地区分离收集到70多个毒株,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1、我国IBV流行毒株仍以麻省型基因型

6、为主。2、IBV毒株基因变异,插入和重组现象比较普遍,但未明显出现与地域和时间相关的基因型在质的方面的突变。3、嗜腺胃型IBV与国内外标准参考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4、不同组织嗜性的IBV是集约化饲养环境造成的结果。5、IBV是典型的多因素疾病,环境条件在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中起重要作用:大量使用抗菌素、高钙饲料、高蛋白饲料、寒冷应激等都会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和危害程度产生显著影响。6、国内常用的疫苗株(H120、H52、D41、MA5、C+M等)均属于麻省型基因型,IBV虽多血清型,但这些疫苗对呼吸型和肾型毒株攻击均可产生有效保护。7、采用多血清型毒株制备多价弱毒苗应慎重。病原的毒力增强,

7、抗原漂移和变异,出现超强毒株和变异株。1、抗原漂移:因编码基因点突变的积累导致少量氨基酸改变。2、抗原变异:由于不同A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基因的重配引起表面抗原分子的广泛差异。如MDV(1980年出现强毒,以后又出现超强毒,及毒力更前强的超超强毒);IBDV(超强毒和变异株)。又如禽流感(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1、973项目2002—2003年共收集鉴定107株禽流感,其中95株为H5N1,11株为H9N2,1株为H7N2。说明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现状;2、H9和H5的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