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08239
大小:9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8
《22北师大版九上-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填写。(2分)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 、 、 和 ,有的还有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是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 ,“胜利南渡”点明了 。二、字词基础1.写出拼音或汉字Kui()退芜()湖荻()港要塞()2.解释词语摧枯拉朽:溃退:即已:三、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
2、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一、字词基础1.写出拼音或汉字Cang()桑瞩()目qin()着泪花Su()愿liao( )亮 永zai( )史册卓( )越 钱其琛( )tuo( )圆形zhan( )新 当( )之无愧 ran( )( )升起2.解释词语循序渐进:不约而同:生机勃勃:经久不息:当之无愧:夙愿:二、填空这则消息按顺序组织材料,在结构上采用“”和“”的方式。三、按要求解答来自700多家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1.本句有一处
3、语病,请修改:“”改为“”2.句中的两处数字有何作用?3.句中的两处“多”能否删去,为什么?参考答案:(1)加点词语“三个半月”说明经营之久,“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说明溃退之快,反差中显出敌军的不堪一击。(2)景的“平”和“静”,衬出我军的从容镇定,如有天助、胜算在我;“万船齐发,直取对岸”,表现我军势不可挡、蔚为壮观。(3)“不到”“即已”“正向”和“突破”“占领”“进击”等词语搭配,凸显我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
4、,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
5、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
6、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
7、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终构建和培养自身的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