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92536
大小:700.3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8
《2015年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真题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解析: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
2、稻,过着定居生活。故答案选D。答案:D2.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分析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答案:B3.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宋朝,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吃占城稻米饭B.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C.品评《清明上河图》D.看到回族人用纸币购物解析:元朝曾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汗、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分析四个选项,可见ABC符合宋朝的史实,故答案选D。答案:D4.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但当时士大夫不屑一顾
4、,后来乾隆帝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更不敢印行。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造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主要是()A.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B.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C.二人科技成果的价值不同D.二人的个人影响力不同解析:明末的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朝末年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人们的思想落后;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的时候,英国的资本主义已获得初步发展
5、,受文艺复兴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所以牛顿的著作受到学术界的赞颂。故选B。答案:B5.下列哪一城市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A.厦门B.深圳C.广州D.上海解析: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
6、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可见厦门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故答案选择A。答案:A6.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停止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多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7、。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躂,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重庆和谈和张学良将军无关,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不是重庆和谈的影响,可见D符合题意。答案:D7.“给力”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意即特别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事物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等。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
8、侵略的历史,下列最令中华民族“给力”的时间是()A.1911年10月10日B.1937年7月7日C.1945年8月15日D.1949年4月23日解析: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扭转了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据此分析可知ABD均不符合题意,而C的发生的事件符合题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