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刑法学者如何为削减死刑作贡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刑法学者如何为削减死刑作贡献关键词:刑法学者削减死刑实现方法内容提要:刑法学者就削减死刑达成共识后,应当以削减死刑的理念指导刑法解释,抓住所有机会与空间,尽一切可能得出削减死刑的解释结论;应当向老百姓宣传死刑的弊害,使老百姓不继续处于死刑的迷信与狂热之中;应当向决策者证实死刑的弊害,并提出相应替代措施,使决策者不继续相信死刑是维护治安的有效手段。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来,刑法学者为削减死刑①所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例如:(1)不少刑法学者对死刑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出版了有关死刑的专著,发表了有关死刑的论文;而且,几乎所
2、有的专著与论文,都主张大幅度削减乃至废止死刑。(2)刑法学界举行关于死刑问题的研讨会,且已达成如下共识:大幅度削减死刑(即在暂时保留死刑的情况下,严格限制死刑);首先大幅度削减甚至废除经济犯罪的死刑。(3)刑法学界与境外刑法学者共同论证死刑的弊害,或举行死刑的国际会议,也达成削减甚至废除死刑的共识。(4)在相关场合,口头或者书面呼吁减少死刑的适用或者删减刑法的死刑条款。(5)针对判处或者可能判处死刑的个案,通过论证报告等多种形式呼吁不判处死刑;如此等等。这些工作理当得到充分认可,所取得的成效应当获得充分肯定。如果死刑
3、削减论者并不满足已有的成效,就必须思考以下问题:为了达致削减和尽快废止死刑的目标,今后应当做什么?或者说,刑法学者如何继续为削减死刑作贡献?首先,有些工作是以后可以少做甚至不做的。例如,没有必要在刑法学界内部进一步讨论应否削减死刑的问题。死刑虽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方面面,但全面深入研究死刑的无疑是刑法学者。如果刑法学者没有就削减死刑达到共识,就不可能为死刑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提出理论依据。但是,既然我国刑法学界内部已经就削减死刑达成了共识,便没有必要在刑法学界内部就应否削减死刑的问题进行无休止的讨论。再如
4、,于中国现阶段废除死刑恐怕不现实,所以,虽然从提前造舆论的角度而言,本文不反对作废除死刑的宣传,但在刑法学界内部或者与境外学者共同讨论死刑的存废,似乎作用有限。其次,如果只是在刑法学界达到削减死刑的共识,并反复声称达到共识,也难以收到更好的成效。如果认为认为刑法学者只能做前述工作,也不符合现实。换言之,死刑削减论者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任重而道远。因而需要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走?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削减甚至废止死刑的进程?在本文看来,刑法学者为削减死刑所应做的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在现行刑法之内,刑法学者
5、应当做什么?二是在现行刑法之外,刑法学者应当做什么?二、现行刑法之内的死刑削减显然,在现行刑法之内,刑法学者首先要做的是,将削减死刑的刑法理念落实于具体的解释结论,即应当将削减死刑的理念具体化为削减死刑的解释结论,12从而使削减死刑的理念得以实现。如果只有削减死刑的理念,而在解释具体条文时得出增加死刑或者不能削减死刑的结论,就不可能达成削减死刑的目标。也不要认为,只要将削减死刑的理念灌输到司法人员大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死刑的适用。因为在现行刑法的存续期间,刑法理论不可能宣布某种死刑条款作废,也不可能禁止法官依法适
6、用死刑;而且,司法人员必须适用具体的刑法条文,如果对具体条文的解释结论是应当适用死刑,司法人员就只能适用死刑。不仅如此-在经济发展的复杂社会与重视人权的法治时代,不可能直接根据刑法理念定罪量刑。因为“法律应当是客观的,这一点是一个法律制度的精髓。”[1](P50)如果直接根据刑法理念定罪量刑,必然损害刑法的安定性。换言之,直接根据刑法理念定罪量刑本身便违反刑法理念。所以,刑法理念必须具体化、实证化。在成文刑法将刑法理念具体化、实证化之后,还需要刑法解释,使刑法条文符合刑法理念。从另一角度而言,对刑法的解释必须以刑法理
7、念为指导,解释者应当以实现刑法理念为己任。不以刑法理念为指导、不揭示刑法理念,只是通过查阅《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汉语工具书探求成文刑法含义的刑法“解释”学,充其量是一种“文字法学”,甚至不成其为法学。即使有时得出了合理结论,那也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同样,在解释有关死刑的刑法条款时,也必须以削减死刑的理念为指导。然而,在现实的刑法解释与适用过程中,总是存在刑法解释偏离刑法理念的局面,同一解释者偏离自己所主张或认同的刑法理念得出某种解释结论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削减死刑方面也是如此:在讨论死刑的存废与增减时,主张削
8、减死刑;但在解释具体刑法条文,则违背或者至少没有贯彻这种理念,得出了增加死刑的结论。兹举几例作简要分析。例一:死缓制度。刑法第50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