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82928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阅读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阅读的运用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阅读的运用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它重要,不仅是因为文言文阅读在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试卷中占的比例比较大,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对我们整个语文学习的重大影响。无论是从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角度而言,还是从提高高考语文学科成绩的实际出发,提升学生准确地解读和推断文言词语的阅读思维素质,都理应是富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的。 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就是理解,理解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文意。而作者在表情达意时,并不是孤立地运用某个词、某个句子,他总是将
2、一个个的词语搭配起来组成句子,又将一个个句子连缀起来成段成篇。因此,我们在理解某个词、某个句子的意义时,也就可以--而且应该,跳出该词、该句,着眼于句子、句群,通过对词的组合,对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词义,理解句义。语法掌握牢固了,对古汉语的语言特点就掌握牢固了,所谓的"语感"也就强了。 一、通过分析词的组合,辨明用法,理解词义。 一个词,尽管义项繁多,但当它进入句子,就只能有一个恰当的解释。所以解释文言词语时,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即了解这个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它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
3、句中的意义。词和词的组合,总有一定的意义关系,有一定的规则,分析词和词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如:(侯生)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孤立地看这句中的"微",许多学生是很容易草率地回答"微小"的。"微"是有这个意义,但我们的目光如果放宽一点,就会发现,"微"是修饰动词"察"的,与"察"构成偏正短语,译为"微小的观察"显然是不通的。侯生怎样"观察"?结合"微"的"小"这一意义,联系一下"察",学生是不难想出"悄悄地、暗暗地"这一意思的。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活用词
4、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临时性,而这一点是受一定的语言环境限制的,在分析时要注意活用词前后的修饰成分以及它们的结构关系。如果我们平时只是告诉学生,它本来是什么词,现在活用为什么词,意即什么什么,学生是难以理解透彻,也是难以记住的。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分析一下前后词的组合关系,再讲活用现象,学生就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记忆也一定能保持得持久些。当然,学生如果养成了分析的习惯,有些东西也就无须死记硬背了。 如: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003语文高考全国卷) 这是一道翻译题,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根据我
5、们平时所讲,动词前面的名词不是做主语的话,一般就是名词作状语。如果学生能够注意到"廷"和"面"的后面分别是"折"和"从"两个动词,而且这里已经有了主语"裴矩",也就能把这两个字翻译为"当廷"、"当面",从而准确地把句子译为"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二、通过成分的分析,把握句式特点,理解语义。 文言句式和活用是多年高考必考的内容,2005年语文考纲又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必考内容,显示了它的重要性。掌握文言句式,关键是要把握住句子内部的句子语法特点。 《师说》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讲解这个句子
6、,我们一般总是问学生:句中"之"是什么用法?然后强调:这个"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学生听了记了,过后也忘了。后来,我从语法分析入手,叫学生先分析句子的主谓宾(该句无宾语),并提醒他们可以从"久"字入手。学生很快就划分好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主语的特征,再思考"之"字的用法,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句: 忌不自信。 这个句子,直接就句式提问也未尝不可,但总有些"无用功"之感,会的不问也会,不会的问了也白问。但如果从成分分析入手,问学生主语是什么?(邹忌),谓语呢?(信),"信"的对象
7、呢?并与现代汉语作一翻比较,学生就能很快说出该句的句式特点,并能准确地把它翻译出来。 成分的界定,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句式,理解词义,有时对我们的思维还起着积极的制约作用,使我们的翻译规范而不随意。如《促织》中的: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这个句子有同学就翻译为:村中有个少年,喜欢多事,驯养了一只蟋蟀。从句意看,这样也可以、。但严格地说,这样翻译不准确,"好事"是"少年"的定语,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好事"应该移到前面去翻译。 三、通过分析句子间的关系,理解句意,确定词义。 同词的组合一样,一段话中的句子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缀起来的。而
8、这"一定的顺序"又反过来制约着我们的言语行为,规定着你说了"因为",就得说"所以",前面有个"如果",后面就应该有个"那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