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

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

ID:12562466

大小:74.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17

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过去四年工作回顾200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依托成达、融入重庆、错位发展、强工兴农、重城活商、富民强县”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五大奋斗目标”,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十五”计划目标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开门红”。先后荣获中国

2、苎麻之乡、全国优质苎麻加工示范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村水电电气化达标县、全国节水灌溉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等称号;保持了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等荣誉。2005年,在中国西部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居第55位,在全省181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排行榜中居第34位,在全省66个丘陵县市区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居第11位。—0330—0大竹2007政府工作报告过去四年工作回顾200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

3、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依托成达、融入重庆、错位发展、强工兴农、重城活商、富民强县”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五大奋斗目标”,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十五”计划目标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开门红”。先后荣获中国苎麻之乡、全国优质苎麻加工示范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村水电电气

4、化达标县、全国节水灌溉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等称号;保持了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等荣誉。2005年,在中国西部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居第55位,在全省181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排行榜中居第34位,在全省66个丘陵县市区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居第11位。—0330—0——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比2002年增长6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447元,比

5、上年增长13.1%,比2002年增长61.9%。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0%,比2002年增长172.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0%。能源、纺织、机电、化工、建材、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确立。工业技改和新上项目投资1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苎麻工业园区入园企业8户,建成投产3户。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9.0亿元,比上年增长4.0%,比2002年增长29.1%。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稳定在50万吨以上。新发展优质苎麻8万亩、桑

6、树2万亩、绿竹10万亩。培育省级百强协会4个、省级示范农村专合组织3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户。商贸流通繁荣有序。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比2002年增长66.2%。实现外贸出口3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3.9%,比2002年增长206.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2%以内。项目投资高位增长。累计争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项目291个,到位国家和省补助资金(含国债资金)7.1亿元。2006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比2002年增长228.7%。财政实

7、力不断增强。2006年完成财税总收入36603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636万元、一般预算支出82099万元,同口径分别比上年增长34.1%、30.9%、33.2%,比2002年增长118.9%、140.7%、151.3%。累计争取各项转移支付1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财政综合目标考核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金融保险运行平稳。2006年各项存款余额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比2002年增长77.2%;各项贷款余额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比2002年增长33.9%。各项保费收入9360万元,比上年

8、增长13.4%。—0330—0——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2年的36:29:35调整为30:40:30。农产品优质率提高,粮经结构大幅调整。2006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2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比2002年增长21.6%。水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