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59101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学弈》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弈》教学设计曾广香教材分析:《学弈》是一篇叙事明理的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启示。本文通过弈秋教两个学生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小学生接触的又一篇文言文。这则文言文思想内容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而且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悟了学习方法,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设计理念: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通过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文
2、言文的朗读方法,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掌握文言文判断句式,了解文中“之”的用法。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流程,体验有效的学习。2.学习对照注释,多读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3.感悟文言文的朗读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及目标。设计意图:对整个单元的主题、学法及目标有个大体的认知,起指明方向的作用。二、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同学们,新课本的第一课给我们安排的是——文言文两则,在上学期我们接触过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能说一说文言文给你的印象吗?(生:……)文言文又叫古文,初次学习,确定有点难度,但只要掌握好方法去学习,你会觉得学习它挺有意思的。那这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一则《学弈》。(相机板书)设计意图:新课本对学生都有新鲜
4、感,运用新旧结合,会让学生对学文言文不惧怕,还挺有意思,让学生有兴趣学。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课件)3、读课题,理解课题。师:知道题目意思吗?生:……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师: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因此,同学们要边学边看注释来理解它。一、试读质疑。(师:课题我们已经弄明白了,那我们就来读读课文吧。)1、生自读课文。2、师领读。设计意图:让生能在老师的带读下,及时进入学习文言文的气氛之中。3、再自由读课文,找找刚才的那份感觉。4、再读课文,指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故事大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
5、号。设计意图:带着兴趣,在创设的氛围中自读,留下思考的痕迹。四、研读交流。1、探究疑难,深入研读。(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近也。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提问,师不作答。(我们的学习就从你们宝贵的疑问开始。)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谁读懂了。生讲述,师问其方法并给予肯定。下面,我们一起通过注释来学习这一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设计意图:运用师一再肯定的学法,师生一起翻译理解,把学生领进学习文言文的大门。引导学习“者”——……的人。“也”指这句话的语气表示肯定,指导朗读。出示“为是其智弗若与?”让生
6、试说自己的理解。师:有问就得有答呀。为是其智弗若与?生:曰:非然也。师:这“曰”与“日”是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在注释里,“曰”就是“说”。“古人曰”就是“古人说”。这两句话一问一答,现在就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看看那些同桌把这一问一答展现得精彩。①抽人展读。②师问生答读。③师问生直接答读。师:这两个人下棋是不是后一个人的智商不如前一个人的智商呢?生:不是。设计意图:打破顺向学习的模式,有结果入手让其学生寻找原因,通过多次的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出对文中的重点进行学习。师:指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来读一读。看样子你们都找到了。(出示课
7、件)课前我们说过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两点,现在我们就用上这法宝读着课文,看着注释,小组交流自学这一句。(静静的思考,朗朗的读声,热闹的讨论。让老师感受到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人们常用“之乎者也”来形容文言文,这说明古文中这些字特别多。(那大家数数,这段有多少个“之”字。)看看你们能理解几个。重点朗读此句:(让我来检验一下你们的朗读。)齐读→指导停顿要领→个人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读。播放动画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感悟和多次的读,让生明白了故事的大体内容,此时的动画既让课文故事形象化,
8、又可让学生放松一下。师:这两个人学棋,可态度不一样,你能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他们吗?生:……师:你们刚才说的成语,大都来自古人的文章,比如“心不在焉”,如果有人问你,专心致志出自哪,你可以胸有成竹地回答:出自孟子的《学弈》。(这个故事至今还影响着人们,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同学们,要是我们能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那该多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