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a版必修四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亲爱的同学: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大家一定跃跃欲试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身手吧!那今天就来小试牛刀吧!注意哦:在答卷的过程中一要认真仔细哦!不交头接耳,不东张西望!不紧张!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也要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祝取得好成绩!一次比一次有进步!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会初步的进行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运算二、预习内容:1、知识回顾:平面向量坐标表示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若=(x1,y1),=(x2,y2)则+=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λ=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准确表述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运算法则,并能进行相关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2.通过学习向量的坐标表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形结合思想,认识事物之间的相联系,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二、学习内容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思考1:设i、j是与x轴、y轴同
3、向的两个单位向量,若=(x1,y1),=(x2,y2),则=x1i+y1j,=x2i+y2j,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向量+,-,λ(λ∈R)如何分别用基底i、j表示?思考2:根据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λ的坐标分别如何?思考3:已知点A(x1,y1),B(x2,y2),那么向量的坐标如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1)两向量和的坐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向量差的坐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数与向量积的坐标等于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4:一个向量平移后坐标不变,但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发生了变化,这是否矛盾呢?2.典型例题例1:已知=(2,1),=(-3,4),求+,-,3+4的坐标.例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2,1)、(-1,3)、(3,4),求顶点D的坐标。三、反思总结(1)引进向量的坐标后,向量的基本运算转化为实数的基本运算,可以解方程,可以解不等式,总之问题转化为我们熟知的领域之中。(2)要把点坐标与向量坐标区分开来,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5、。四、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1)向量的坐标即此向量终点的坐标(2)位置不同的向量其坐标可能相同(3)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它的始点坐标减去它的终点坐标(4)相等的向量坐标一定相同A.1B.2C.3D.42.已知A(-1,5)和向量=(2,3),若=3,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A.(7,4)B.(5,4)C.(7,14)D.(5,14)3.已知点,及,,,求点、、的坐标。课后练习与提高1.已知,,则等于()A.B.C.D.2.已知平面向量,,且2,则等于()A.B.C.D.3
6、已知,,若与平行,则等于().A.1B.-1C.1或-1D.24.已知,,则的坐标为____________.5.已知:点A(2,3)、B(5,4)、C(7,10),若AP=AB+λAC(λ∈R),则λ为_______时,点P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6.已知,,,,则以,为基底,求.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7、,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9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
8、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