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

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

ID:12557039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7

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_第1页
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_第2页
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_第3页
资源描述:

《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X-EfficiencyTheory)莱宾斯坦简介  哈维·莱宾斯坦(HarveyLeeibenstein)1922年出生于苏联,1925年随父母迁居加拿大1942年到美国读书,l949年加入美国籍。他最初在美国西北大学攻读经济学,并先后获得理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以后又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并师从当时著名的人口经济学家诺特斯坦,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l951—1967年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从1967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至退休。莱宾斯坦研究范围广泛,著作颇丰,涉及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等领域。他早期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2、研究家庭规模,建立了微观人口经济学后,他研究人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荧系,发表了《经济——人口发展理论》、《经济落后与经济发展》、《第三世界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相当有影响的著作。从60年代开始,莱宾斯坦开始研究X效率理论。主要著作有:《配置效率与X效率》(1966)、《超经济的新基础》(1976)、《X效率通论和经济发展》(1978)、《通货膨胀、收入分配和X效率理论》(1980)等。[编辑]X效率理论由来  莱宾斯坦在《超越经济人》中引用托尔斯泰的话,用于阐述在企业生产中决定产出的不仅是企业的投入和技术状况,还有一个未知的因数,即X因素,并将由这种X因素引起的效率称为“X效率

3、”。由于经济单位(包括企业和家庭)内部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或获利机会的一种状况,被称为“X低效率”。在其性质尚无明确定义的情况下,这种理论被称为“X效率理论”。[编辑]X效率理论的发表  X效率理论的发展最初是直觉的结果。当时莱宾斯坦在伯克利分校教学,他发现他的一位助教对工作的努力以及由引得到的绩效每周都不同,由此他突然想到了对于个人、企业或产业而言,绩效是随着努力效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由是他开始通过收集数据来证明,其中有三种数据是显著的:  一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的制造业中,在资本和劳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经

4、理与雇员之间的关系,或是改变激励机制,就可以得到劳动生产率的显著变化。这清楚地表明,除了传统的投入因素,如劳动投入和资本等,还有一种更大的力量因素在决定着产出和劳动生产率;  二是有关数据表明,因外部竞争加大而使配置效率提高所获得的收益非常之小,通常不会超过1%产出的十分之一。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小的估计值?因为以上估计假定企业在购买和使用投入要素上是有效率,因此企业会其生产或成本函数运作,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企业组织的变化,从广泛上讲,企业的效率所得主要是由于价格和产量的变化的净边际效应;  第三种数据是对罗伯特·蒙戴尔(robert·mundell,1962)的回应。罗伯特.蒙戴尔

5、将配置效率值很小的原因解释为市场势力只能对效率造成极小的效率损失,并由此很伤感的认为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蒙戴尔号召经济学界重新构建配置效率收益的估计方法。莱宾斯坦则从另一角度对配置效率收益估计值很低的情况进行了解释,他已经预想到可能会有一种不同于配置效率的其他的效率因素在起作用,因此他在最初的研究中将配置效率放在一边,由于他所研究的效率类型当时并不为经济学家所知(当然也包括其本人),因此他简单地称之为X效率。他于1966年6月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论述配置效率和X效率的论文。[编辑]X效率理论的基本假设  对X效率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基本假设方面,不同的文献对

6、假设条件有不同的认识。  首先,X效率理论集中研究非完全市场导致的垄断势力以及对卖方有利的不对称信息方面,这种不完全包括买入投入要素和卖出最终产品的障碍,以及实现对双方都有利的交易的信息障碍等;  第二,劳动合约可能会清楚地标明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并且可能会有一个严格的绩效考核标准。但所有合约都不能穷尽所有细节问题以规范工人的行为。因此工人就自由来决定如何最好地去完成工作。因此企业的生产函数就不会是简单的机器设备与原材料设备向产成品之间的简单转换过程。对于一个给定的投入可能会生产出技术上允许的最大产出,但也可能不会;  第三,这一点已隐含在前两点中,即工人的努力偏差。  

7、第四,莱宾斯坦对“给定约束下的行为”的理性概念定义不感兴趣,他认为个人行为有时是完全理性的,但有时却不是。他同时提到,如果完全理性或最大化这种术语是有意义的话,那么,非完全理性或非最大化也至少是同样可存在的(leibenstein,1979a)。他认为理性行为是行为性的,也就是就理性行为是一定行为的结果。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尝试后,你的行为就有可能会是完全理性的,否则就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这些行为包括现实地衡量环境、避免膝跳反射等下意识行动、总结经验、对微小的环境变化更加敏感、不因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