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54708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7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殆( ) 辄( ) 环谒( ) 辔头( ) 宦游( )2.填写: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⑵成语“择善而从”是根据《论语》中哪一则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元方驳斥来客的两个句子是:。⑷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是。(用文中的一个语句回答)⑸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⑹《诗五首》的五位作者中,属于晚唐时期的诗人有 、 、 。3.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送
2、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商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张泌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王勃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寄人》 刘禹锡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⑵学而不思则罔(罔:)⑶友人惭,下车引之(引:)⑷宁可以急相弃邪(宁:)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⑹愿为市鞍马,从
3、此替爷征(市:)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5.译句。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4、巴山夜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孔子提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请用课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论语〉六则》中的有些话已成为成语,请举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伤仲永》一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9.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木兰诗》一文叙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全诗可以分为 、 、 、 四个部分,全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1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一句点明了和,其中已隐含惜别的意思,气象雄浑开阔,为全诗奠定了的基调。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说说你的感受。⑴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⑵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⑶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第二部分:(一)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
7、于我哉?”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4.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解释其含义。⑴不亦说乎()⑵人不知而不愠()⑶学而不思则罔()⑷思而不学则殆()⑸默而识之()15.指出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⑴学而时习之()⑵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⑶默而识之()16.“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或三个以上与“华而不实”中的“而”意思相同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翻译下列语句。⑴温故而知新
8、,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列语句中表示使学习方法的有(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思而不学则殆 E.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F.择其善者而从之(二)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