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防治方案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

ID:12545302

大小:105.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17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1页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2页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3页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4页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瓦斯治理方案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瓦斯防治方案27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国家、公司关于煤矿瓦斯治理的工作部署,遵循“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最终实现瓦斯彻底整治,特编制本2013年度瓦斯防治方案。一、矿井概况1、xx井田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县城东侧,区内目前尚无铁路,隶属大方县大方镇、六龙镇、羊场坝管辖。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321国道与326国道相

2、交于大方县城,井田即位于交叉处东侧。326国道和在建中的(大)方(金)沙公路从井田西北部经过,321国道由井田西南部经过,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由勘查区西南部经过。2、地层井田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和长兴组(P2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玉龙山段(T1y2)和九级滩段(T1y3),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及第四系(Q4)。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龙潭组(P2l)主要由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性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

3、炭质泥岩、煤层组成。含煤18~34层,一般28层左右,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6~9层。含腕足类及瓣鳃类动物化石,产大量植物化石,见栉羊齿PecopterisBrongninartsp.及蕉羊齿CompsopterisZalesskysp.等。厚度162.49~181.06m,一般170m27,厚度变化较小,平面上无明显变化规律。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从垂向上看,主要有三种岩相组合,分为三段:下段(P2l1):为煤系底界至26号煤层底界,厚约41m,为前三角洲相、砂洲砂坝相、沼泽及泥炭沼泽相组成,其煤层厚度较小、连续性好、厚度及层间距较

4、稳定,煤层含硫量较高;中段(P2l2):为26号煤层底界至14号煤层底界,厚约51m,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组合,发育分流河道相、泥炭沼泽相、沼泽相,为三角洲的进积期,沉积了较多不稳定的薄煤层及较厚的砂体,该段煤层含硫量为本区最低;上段(P2l3):为14号煤层顶界至长兴组底界,厚约75m,为三角洲的废弃期,发育潮坪相、潮道相及泻湖相等,以沉积煤层厚度大、间距小、变化大为特征。一般含煤18~34层,含煤总厚度5.00~34.22m,平均16.41m,含煤系数9.49%,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7层。其中全区可采煤层有6中煤层,大部可采煤层有26、3

5、3号煤层,局部可采煤层有6下、10、14、19号4层,零星可采煤层有6上、7、8、11、30、34号7层,可采煤层总厚度8.18m,可采含煤系数约4.81%。3、构造井田位于大方背斜东翼北段,地层走向总体呈NE,倾向SE,倾角3~15°,基本为一宽缓的单斜构造。浅部地段倾角较小,其间发育多条宽缓的次一级褶曲,使地层产状有一定的起伏变化,深部地层倾角较大。局部见有少量断层,褶曲轴及断层基本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构造形迹以褶曲为主。①褶曲井田内背、向斜发育,规模较大者为:位于井田北东部的哑口上向27斜、蒙子林背斜、青林向斜、母鸡山向斜及龙滩背

6、斜;位于井田北西部的红山向斜。现分述如下:哑口上向斜:轴向NNE,北西翼倾角一般为6°,南东翼倾角一般为10°,在井田内延伸长度3km左右。蒙子林背斜:轴向NNE,北西翼倾角一般为13°,南东翼倾角一般为10°,井田内延伸长度3km左右。青林向斜:位于北东部井田内,轴向NNE,北西翼倾角一般5°,南东翼倾角一般为4°,位于4、6线之间北部,延伸长度约2000m。母鸡山向斜:位于井田内北东部,轴向NNE,北西翼倾角一般为9°,南东翼倾角一般为6°,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700m。龙滩背斜:位于井田内北东部,轴向NNW,北西翼倾角一般为4°,南

7、东翼倾角一般为10°,井田内延伸长度500m。红山背斜:位于井田内北西部边界附近,轴向NNE,北西翼倾角一般为5°,南东翼倾角一般为10°,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5km。另外,井田内还发育宽缓褶皱及上述背、向斜的次一级褶曲,倾角虽缓,亦使地层呈现波状起伏现象。②断层井田内断层发育较少。地质勘探共发现断层14条,其中地面9条,地下隐伏断层(断点)5条(点)。在已发现的断层中,落差大于30m的断层仅2条:DF18和F101断层;落差小于30m的断层12条,其中地面7条,地下隐伏5条(点)。现将落差大于30m的断层分述如下:27DF18断层:为

8、一区域性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为井田东南部边界断层,对井田内煤层的开采没有影响。走向NE,倾向SE,倾角45°~62°,井田内走向长约10km,断距145~350m,为逆断层。F101断层:位于井田北西部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