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某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ID:12530507

大小:21.0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7

某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某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某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某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某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某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XX县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与 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XX县水利局课题调研组 一、基本现状   XX县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属亚热带气候,每年受热带气旋影响频繁,全县多年平均降雨1629.8毫米,雨水充足,但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且强度大,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极易造成洪涝和干旱的双重灾害。据《XX县县志记载》,小的洪涝灾害及干旱灾害年年有,大的灾害经常有。建国以来,最为严重有1960年7月9日和1971年5月30日的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大旱灾年有1963、1991、XX年等,干旱灾害的特点是

2、旱灾分布时间以夏旱和秋冬连旱最多,地理分布较广,且干旱发生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特别近10年来出现的秋冬连旱或秋冬春连旱的新特点,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全县地形呈倒置三角形,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西北呈脊状,山脉为北东—南西走向,丘陵多,坡度大,25°以上的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33.2%,全县成土母质多为结构松散的花岗岩和砂岩,占全县面积的45.53%,其中适宜耕作的1—3级的土地仅占全县总面积14%,其余多为石砾多、岩石裸露的4—6级土地,这些自然因素极易诱发水土流失。   当前,由于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以及人为不合理开发

3、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我县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我县创建“西部小康示范县”的重大挑战之一。 二、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我县水利事业发展迅速,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十分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水生态的保护工作,初步形成了与县域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体系。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十五”以来,全县平均每年因旱受

4、灾的耕地面积约21万亩,全县仍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5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41%;城镇用水日益紧张;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已成为制约我县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瓶颈。因此,今后一个时期,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迫切。   水土流失严重,从源头上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我县地处丘陵山区,地势坡度大,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是以水力侵蚀为主,重力侵蚀和泥石流在局部地区也有发生;我县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是崩岗,因其切害山体,侵蚀量大,压埋耕地,淤塞库塘渠道,破坏水利设施,影响交通,危害十分严重。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为277.40平方

5、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80%,主要体现在:   植被遭受破坏,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土壤大量“石化”、“沙化”。有些地方坡耕地由于缺乏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逐年减薄,大多5~7年便弃耕,有些达到剧烈侵蚀的地方,地表光秃一片,土壤肥力几乎丧尽,保水保土能力极差,已不适宜植被生长。   泥沙下泄淤积,填高河床水库,造成河道泄洪能力和水利设施调蓄功能降低,加剧下游洪涝灾害。据统计,XX县河流总长1325.3公里,淤积长度达738公里,占河流总长度55.7%,过去武利江和钦江可通航,现在已不能通航,阻航长度119.2公里。XX县蓄水工程19

6、81处,总容量3796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1065万立方米,而淤积量达698.73万立方米,占有效库容的3.32%,水土流失导致了水利工程难以发挥其应有效益,工程设施抗洪和抗旱能力不断下降。   水土流失造成冲毁耕地良田淤积日趋严重。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资料统计,仅1985年8月份大洪水,XX县就有1.26万亩农田被泥沙淹埋,其中丰塘、平南两镇最为严重,占全县受灾面积的26%,从而给XX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危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上全县水土流失进

7、一步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目前全县水土流失的诱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人为的不合理土地利用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源涵养能力减弱。从源头上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1、乱砍滥伐造成森林资源存量锐减,保水保土能力差。据林业部门统计,1977年测算年生长量为8万立方米,而当年全县已消耗森林积蓄量达15万立方米。1988年中南林学院对我县取样调查时,森林砍伐量又速增到30多万立方米。超负荷地开采森林资源,致使XX县的森林郁闭度显得较为单薄;虽然近年来不断扩种了森林面

8、积,但由于森林大多数处于幼龄期,无法达到保水保土的目的。   2、传统的陡坡开垦、顺坡种植的农业耕作模式,造成了土层疏松裸露,无植被固持,特别是在25°以上的坡耕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