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10章课后习题

分析化学第10章课后习题

ID:12528785

大小:2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分析化学第10章课后习题_第1页
分析化学第10章课后习题_第2页
分析化学第10章课后习题_第3页
分析化学第10章课后习题_第4页
分析化学第10章课后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第10章课后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吸光光度法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①灵敏度高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③准确度较高④应用广泛。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nm的电磁波;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就可形成复合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⑵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将各种小组长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

2、色光且垂直照射;②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化学现象发生。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答:⑴摩尔吸光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和吸收层厚度为1cm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2)在适宜的低浓度时,测其吸光度A,然后根据计算而求得。(3)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

3、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答:吸光度A是指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的对数值。透射比T是指透射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的比值。两者的关系如下: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③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⑵化学因素:①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②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采用性能较好的单色器采用平行光束进行入射,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溶液较稀,控制解离度不变,加入过量的显色剂并保持溶液中游离显色剂的浓度恒定。7

4、.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答: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吸收池是用于盛装参比溶液、试样溶液的器皿。91检测系统是利用光电效应把通过吸收池后的透射光变成与照射光强度成正比的光电流,再进行测量。信号显示系统的作用是检测光电流强度的大小,并以一定的方式显示或记录下来。8.吸收光谱曲线和标准曲线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如何绘制这种曲线?答:吸收光谱曲线是吸光光度法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椐,它表示物质对不同波长光吸收能

5、力的分布情况。由于每种物质组成的特性,只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所以每种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都有一个最大吸收峰,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在光度分析中,都以最大吸收波长的光进行测量。吸收光谱曲线的绘法: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配配制适当浓度的有色溶液和参比溶液,分别注入吸收池中,让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照射此吸光物质,并测量该物质在每一波长处对吸收程度的大小(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工作曲线是微量分析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在一定的测定条件和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溶液之间有线性关系,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一般可得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6、即工作曲线。利用工作曲线进行样品分析时,非常方便。标准曲线的绘法:首先在一定条件下配置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吸光物质的标准溶液(称标准系列),然后在确定的波长和光程等条件下,分别测量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A—C相应的点,即绘制工作曲线。9.吸光光度法测定对显色反应有何要求?从哪些方面来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答:要求:选择性要好、灵敏度要高、对比度要大、有色化合物要稳定、组成要恒定,显色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为: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时间和温度;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10.溶液的酸性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选择和确定最

7、适宜的酸度?答:溶液的酸性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对被测物质存在状态的影响;对显色剂浓度和颜色的影响;对络合物组成和颜色的影响。选择和确定最适宜酸度的方法是:固定被测组分.显色剂和其他试剂的浓度,配成一系列酸度不同的显色溶液,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吸光度—酸度曲线,曲线中吸光度最大且恒定的酸度区间即为显色反应适宜的酸度范围。11.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应该从哪些方面选择或控制光度测量的条件?答:1、选择合适的入射波长。一般为最大吸收波长,如果有干扰时,可选择用灵敏度较低,但能避开干扰的入射波长。2、控制准确的读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