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比较优势理论

别了,比较优势理论

ID:12515151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别了,比较优势理论_第1页
别了,比较优势理论_第2页
别了,比较优势理论_第3页
别了,比较优势理论_第4页
别了,比较优势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别了,比较优势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别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位研究经济的学者,首先是要本着客观公正的学术道德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智力资源,至于说到批判,这是笔者极不情愿的,早有人说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家太好作,他们从来不重注实践检验,理论自恰即可;但总有一种力量使我忍不住要说——我们有些经济学家基本上已经把经济学搞成了神学,理论在逻辑上无可挑剔,一放到现实的阳光下就漏洞百出。  最近《中国商业评论》的给我寄来了2005年第11期样刊,一见到有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先生的文章,当然要学习一下。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十一五”规划与经济增长之变》。作为“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

2、,林先生怎能信口开河!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林毅夫先生客观地指出了我国贫富差距的危险程度,他说,从1985年开始,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全面推向城市,农村的增长相对滞后,到2004年城乡的收入差距已经增加到了3.2∶1。另外,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也已经达到0.48,超过了0.45这一国际公认的警戒线。那么林先生的结论是什么呢?在拿中国富人和美国富人比较后他说:“我国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需要创造条件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使穷人收入增加的速度高于富人收入增加的速度。”  

3、林毅夫先生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图景啊!富人钱增多,穷人钱增得更多,皆大欢喜,那不就公平了吗,这个道理好像幼儿班的学生都懂。可林先生忘了,无论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多大,她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有限的经济资源被极少数人控制,必将导致内需的急剧萎缩和社会的严重分裂。中国现代化同日本和西方国家不同,它是内生的,没有办法从外部攫取资源,为了培育国家的基干产业,增长工业能力(不是GDP),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工业能力的成长之中,而不是用于富人在国内外花天酒地(连富有的西方人都为中国富人的“大方”惊叹不已)。  笔者不反对合法致富,但对那些非法

4、暴富的人国家必须采取严厉的手段,更不能让他们把大量资产转移到国外;中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富人相对太富,穷人相对太穷,这是国内外诸多经济观察家和普通民众都普遍承认的事实,偏偏就是林先生一个人没有看到。这里我们要问:是什么遮住了林毅夫先生的眼睛!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林毅夫再次给我们描述一遍“比较优势乌托邦”,这是他的口头禅,但我们还是要再说一遍,因为比较优势的理论前景实在诱人,逻辑上也无可厚非:目前这个阶段我国要素禀赋的特征是劳动力比较充裕和廉价,资本相对稀缺和昂贵,所以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以及资本比较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比较密集的区

5、段,多发展这样的产业,穷人就能得到充分就业。这些产业在国际上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比较高,剩余中用来积累的比例就会大,资本就会从相对短缺变成相对富余,劳动力就会从相对富余变成相对短缺,劳动力价值上升,资本的价值也会相对下降,穷人有比较优势的资产在不断升值,富人有比较优势的资产在贬值,收入就会越来越均衡。又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大量劳动力可以转移到非农产业来,城乡收入的差距就会慢慢缩小,同时收入提高,污染的行业,工人就会不愿去,污染的行业就会萎缩,环境就会得到改善。  先看林毅夫先生的理论前提是多么荒唐,中国是劳动力比较充裕和廉价,

6、但怎么能说资本相对稀缺和昂贵呢?即使我们愚蠢地恢复到金本位制,今天也不能说中国竞争要素中资本缺乏。美国企业研究所常任研究员戴斯蒙·拉克曼(DesmondLachman)前不久就曾撰文指出,中国并不缺资本,他指出:“中国现在坐拥8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并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年25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同时,近期数据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的速度超过每年600亿美元,而且也不缺来自商业银行与全球资金管理公司的钱。”  就算我们抛弃庞大的外汇储备和巨额储蓄不谈,现代金融手段已经允许我们通过国家信誉发行货币解决资本稀缺问题。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德

7、国“改革派”理论家已经在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在实践上证明是成功的。德国“改革派”反对“金本位主义”、“商品符合论”,相反将货币作为循环手段,而不是作为价值积聚的手段,货币具有的不是物质上的价值,而是在社会认同和国家立法基础上发挥的功能。这个学派20世纪初由德国经济学家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克纳普(GeorgFriedrichKnapp)创立,影响极大。德国“改革派”代表人物,金融理论家罗伯特·弗里德伦德尔·普雷希特(Robert·F·Prechtl)在其1931年出版的《经济转变》一书中针对当时流行的“资本缺乏论”曾这样批驳道:“资本不意

8、味着别的,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生产资料,要使闲置的生产资料再度运转起来,惟一的方法在于,必须使正在流通的支付手段总额与经济循环的需要相一致,这只有当正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