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08093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平行线的判定》说课人:白道口镇二中李(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是“平行线”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平行线的有利工具,是学生们学习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的重要,在整个初中几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难点之一,更在整个初中教学的数学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基于上述内容、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理解数学证明推理题的基本格
2、式,掌握平行线判定的方法。 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并能应用这些判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标:掌握平行线判定的推理过程,体会“数学转化思想”在推导过程中的应用。情感目标:让学生历经平行线的判定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在观察,猜想,思考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交流意识。3、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难点:理解平行线的判定的推理过程,并能熟练应用平行线的判定解决实际问题。(二)说教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
3、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三)说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在小学的学习里接触过平行线,对于平行线的画法以及含义有了基本掌握。同时由于上一个课时,我们再一次学习平行线的基础知识,学生对平行线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四)说教具:三角板,直尺,多媒体 直尺,三角板是画平行线准备的,本节
4、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更形象的将平行线的判定推理过程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不但可以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五)说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复习回顾,情境引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反馈纠正,巩固小结,布置作业。1、复习回顾。有针对性的复习所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1)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2)复习“三线八角”。(3)如何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情景引入。通过垂直的判定,类比角度对垂直判定的有关
5、证明过程,思考角度对于平行线的判定有个什么影响呢?除了平行线公理能够证明两直线平行外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3、讲授新课。(1)演示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作法,并思考:①四点“落”“靠”“移”“画”中“落”“靠”的作用。②三角板在作图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推平行线法。经过下边沿的一点作上边沿的平行线,若所画平行线与下边沿重合,则可判断上下两边沿平行;引导学生们思考,三角板的两个位置确定的是两个同位角,依次得出结论。(2)演示作图过程,用语言描述后概括,并应用数学语言将推理过程书写出来,注意
6、让学生模仿书写证明推理的格式。(3)类比“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引导学生发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转化,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4)巩固练习。课本练习例题作为巩固练习的习题,多媒体展示,教师板演其中的一种证明方式,学生模仿书写出其他的两种证明过程,已在规范学生们的做题步骤。练习的安排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后再动手。(5)反馈纠正。“配套练习”中的问题比较的简单,主要考察基本知识点的应用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其中的习题,重点针对平行线的判定练习,注重做题步
7、骤,让学生们独立完成。(6)巩固小结。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教师帮助学生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加深自身学习数学的信心。(7)布置作业。讲课后的练习题作为必做题,让学生们适当的复习所学知识。并尽可能的查点在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与遗漏。将教辅资料中稍有难度的题目作为选做题,目的在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仅能更好的巩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更能通过较复杂问题的思考解决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六)板书设计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AB∥CD(同位角相等,
8、两直线平行)内错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板书的设计一目了然,目的让学生有目的的关注板书,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七)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立足于学生的认识基础来确定适当的起点与目标,内容安排从复习平行线的定义出发到平行线的判定(一)的发现、论证和运用,逐步展示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步深入。在教学设计时,利用学具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和动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以动代静,使课堂气氛活跃,面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